2019 年 7 月 1 日
十六世紀改革宗神學看如何面對暴政/蔡少琪
當面對暴政時,加爾文是否只教導「順服的不反抗主義」?本文指出,加爾文在晚年時,加添了「個人反抗暴政」的教導。隨着不同地方的暴政和逼迫事件加增,晚年的路德和晚年的加爾文都加添了「容許個人抗拒暴政」的教導。…
2017 年 2 月 1 日
女性.文學.政治.神學──杜樂蒂.左勒本色/陳韋安
左勒於一九二九年生於科隆(Köln),與其時的德國人一樣,年少經歷二戰的煎熬。二戰結束後正值大學時期,十八歲開始於科隆、哥廷根、弗賴堡等城市修讀神學、哲學和文學研究,認識存在主義哲學與基督教神學──這兩股力量對她的生命有深遠的影響。…
2016 年 7 月 1 日
「願你的國降臨」——比較侯活士與巴特的終末政治倫理以作為香港抗爭神學的建構基礎/陳韋安
在政治倫理的課題上,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在2007年出版的寫作《馬太福音神學詮釋》中, 同樣提及「願你的國度降臨」在政治倫理上關聯,並且在其他著作上建構出一套獨有的教會政治倫理。本文在「願你的國度降臨」這禱告—行動的框架上,比較巴特與侯活士政治倫理的差別,並嘗試找出兩位神學家在政治倫理在終末向度上 的差異——…
1996 年 11 月 1 日
路德對教牧人員有關政治參與的教導/楊慶球
本文就路德對政治的看法,探討他對敎牧人員有關政治參與的敎導。本文先分析路德的秩序觀,路德的政治觀點建基於他的秩序概念。再探究路德的兩個國度觀:屬靈的政權和屬世的政府。路德論世俗政府的權限,路德的政敎關係是互助互惠。…
1996 年 11 月 1 日
敎會應否推選代表入推委會及自籌國慶/蕭壽華
敎會最基本的本質,是一群蒙神呼召,從世界分別出來的人所組成的屬靈群體。她雖同時是一個社團組織, 但倘若敎會以敎會的名義介入政治組織內的活動, 敎會便難於保存其屬靈群體的超越性, 以致逐漸倫爲一個純社團組織,……
1996 年 11 月 1 日
教會如何面對爭論性的問題/張慕皚
香港敎會迎向「九七」,正面對一些富有爭論性的社會和政治問題,例如近日的「推委」和「國慶」問題,引起敎會人士很多的評論,也導致敎外人士以爲敎會在這些問題上是充滿不和甚至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