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 1 月 1 日
楊慶球。《存有與認識──檢討托倫斯的基督性科學觀》。(Yeung, Jason Hing-Kau. Being and Knowing:An Examination of T.F. Torrance’s Christological Science.)/郭鴻標
楊慶球博士在其著作中探討托倫斯(T.F.Torrance)的基督論如何成為一種合乎現代科學要求的認識上帝的方法。
2004 年 1 月 1 日
科利爾。《托倫斯神學中信條的本質》。(Colyer, Elmer M. The Nature Of Doctrine In T.F. Torrances Theology.)/郭鴻標
科利爾(Elmer M. Colyer)這本書獨特的地方是在鋪陳托倫斯對教義的理解之餘,引申對林伯克(George Lindbeck)及麥格夫(Alisher……
2003 年 7 月 1 日
莫特曼神學建構的方法/郭鴻標
莫特曼神學思想在神學與處境辯證及對話的過程中形成,其反省神學的四個重要處境是個人經驗、堂會、國家層面的教會,及大學。莫特曼無意建立封閉神學系統,卻傾向開放對話的整合。他的神學要點是三一神觀下的十架神學。三一上帝與人類世界的互動確立三一上帝歷史的內容,這是他所謂以辯證方法做神學的意思。在縱向辯證過程以外,還有橫向朝跨科際及跨宗教對話發展。…
2003 年 7 月 1 日
岡特等。《衛斯理與四大支柱──會談的更新》。(Gunter, W. Stephen, et al. Wesley And The Quadrilateral: Renewing the Conversation.)/郭鴻標
本書收集了五位當代衛斯理神學代表的文章。第一篇是岡特(W. Stephen Gunter)的〈四大支柱及中間路線〉,第二篇是鍾斯(Scott J. Jones)的〈聖經的原理〉,第三篇是甘寶(Ted A . Campbell)的〈傳統的證釋角色〉,第四篇是米利士(Rebekah L . Miles)的〈理性的工具性角色〉’第五篇是文度(Randy L…
2003 年 7 月 1 日
柯林斯、泰森編著。《衛斯理傳統中的歸信》。(Collins, Kenneth J., And John H. Tyson, eds. Conversion In The Wesleyan Tradition.)/郭鴻標
柯林斯(Kenneth J. Collins) 與泰森(John H . Tyson)編輯這部衛斯理傳統中歸信的著作,將文章分為四大類:歷史、聖經、神學、牧養。
2003 年 7 月 1 日
柯林斯。《聖經中救恩之路──衛斯理神學的心臟》。(Collins, Kenneth J. The Scripture Way Of Salvation: The Heart Of John Wesley’s Theology.)/郭鴻標
柯林斯(Kenneth J. Collins)從三方面處理衛斯理的救恩論:動態的角度、秩序的角度,及目的角度(頁14) 。
2003 年 7 月 1 日
根頓。《行動與存有》。(Gunton, Colin E. Act And Being: Towards A Theology Of The Divine Attributes.)/郭鴻標
根頓(Colin E . Gunton)順著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及巴特(Karl Barth)對宗教改革者神觀的著重點——「上帝的存有在行中」(Being in Act)……
2003 年 1 月 1 日
加芬編。《基赫杜斯穫士文集──救贖歷史與聖經詮釋》。(Gaffin, Richard B. Jr., Ed. Redemptive History And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The Shorter Writings of Geerhardus Vos.)/郭鴻標
基赫杜斯•穫士(Geerhardus Vos)乃德裔荷蘭人,生於1862年3月14曰,十九歲時隨父親到美國的麥兹根州。
2003 年 1 月 1 日
艾力遜。《後現代主義的應許與危險──真理或後果》。(Erickson, Millard J. The Promise & Perils Of Postmodernism: Truth Or Consequences.)/郭鴻標
米利客•艾力遜(按有譯艾利克森,Millard J.……
2002 年 7 月 1 日
約翰遜、懷特編著。《宗教改革究竟發生何事?》。(Johnson, Gary L., and R. Fowler White, Eds. 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Reformation?)/郭鴻標
這是一本由十二篇文章組成的文集,中心思想是將當代福音派的自我界定追溯至宗教改革時代,並以此回應後現代潮流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