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的話】教會的社會形象 / 梁家麟
美國福音派教會有沒落的趨勢,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事。
一直以來,我們對教會增長的討論,主要都集中在如何傳福音和拓殖堂會之上。我們相信,只要信徒都有傳福音的心志和識見(包括辨別出向來被忽略的群體),教會也採用靈活多變的傳福音方法,福音便能有效傳播,教會便會健康增長。得指出,這個思路不是錯誤的,我們應該繼續循這個方向來不斷檢討傳福音的熱忱和策略。
我們也關注教會的信徒流失問題。不過,我們首先思考的是教會的牧養策略,包括崇拜與團契的形式是否適切,關顧是否到位,教導是否兼具廣度與深度等。我們相信,只要教會固本培元,打穩真理根基,亦建立起關係網絡,信徒流失的問題便能遏止。
得指出,以上的思路也不是錯誤的,我們今後仍得就牧養的方式與質量不斷地作檢討調整。
但有一個層面的思考可能較被我們忽略了,便是教會的社會形象問題。
特定道德取向
當基督徒佔人口相當的比例,教會成了社會上可見甚或略具影響力的組織,基督徒不復是人數上或社會地位上的少數派以後,社會形象便顯得愈來愈重要。
所謂社會形象,乃是指輿情集結了對基督教一個較為牢固的看法,社會大眾對教會建構一個較為穩定的印象。對未信主的人,基督教不復是神祕陌生的宗教,而成了有特定的道德和社會取向、發揮特定的文化和社會作用的信仰組織。
不用說,這樣的牢固印象通常是以偏蓋全的,我們無法期待今天的大眾傳媒或小眾傳播能作任何客觀全面的報導,不同的人總是就他們原來所持的偏見立場來擷取資料詮釋事件。但是,這樣經塑造出來的社會形象卻深入民間,構成人們對基督教的「前理解」,從而影響他們對基督教作第一手的理解。正面形象會促進正面理解,負面形象會妨礙人們理解和接受這個宗教。
在致力傳播基督教的同時,我們得關注這個或構成「反傳播」的元素,否則便會事倍功半。這是另一種意義的「福音預工」。
韓國教會現象
大半個世紀以來,基督教在韓國有快速的發展,信徒人數佔了總人口的22.5%。不過,近年發展的速度已放緩,甚至出現停滯或倒退。值得關注的是,在大學生中間,自認為基督徒的僅得5%,與整體人口的比例有懸殊差距,這是令人震驚的數字。
對這個數字,韓國學者的解釋有兩個:第一,韓國教會嚴重老化,主流信眾都是50歲開外,領導權也把持在中老年人手中,年輕人被邊緣化。第二,韓國教會在年輕一代的社會形象不佳,他們拒絕上教堂,甚至拒絕承認為信徒。
兩個解釋之中,第二個才是最要緊的。畢竟教會老化是年輕人減少的後果,過於是其原因。要是年輕人不喜歡上老化了的教會,他們大可集中參加以年輕人為主的教會,甚或自組專屬年輕人的教會,而毋須以放棄信仰作為出路。在多元化世界,教會市場競爭激烈,年輕信徒不會沒得選擇。
為甚麼年輕人普遍對教會反感呢?原因是近二十年來,韓國教會給社會大眾一個與當權派勾結的形象。特別在少數超大教會裡,大學校長、國會議員、商界與政界名人雲集;明星牧者與社會上層人士密切往來,積極參與政治和社會活動,互相援引;他們的排場舖張豪奢,刻意與上層文化和生活方式認同。如此,教會所宣揚的信息和價值便跟主流社會沒有分別,不復構成批判與威脅,甚至被認為是以聖經真理來為當權派鳴鑼喝道。一些高調自稱基督徒的政、經領袖,給揭發犯了貪污瀆職等罪行,原來的見證變成反見證。
成功神學肆虐
與此同時,一些超大教會和明星牧者屢爆跟權力、性和金錢相關的醜聞,多年營造的屬靈形象破滅,教會對罪惡包庇掩飾的做法,也嚴重動搖其道德地位。年輕人較為理想主義,對教會勾結政經勢力,將聖經真理曲附現實的做法至為不滿,對屬靈領袖的真面目給揭穿更無法容忍。他們恥與建制教會伙伍,甚至以承認基督徒身分為恥。
過去半世紀以來,成功神學肆虐,已泯沒了教會與世界的界線,混淆了宗教理想與現實價值,這是最根本性的世俗化。教會自此失去了獨立的身分和信息。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亞洲社會專一尋求脫貧奔富,懷疑主義與犬儒主義尚未普遍,社會人士對政府官員和財經大亨的看法較為正面;那時,教會鼓吹人間意義的成功,又跟政商人物過從甚密,尚未構成嚴重問題。但當民間普遍出現質疑政府與權貴的「三信危機」,全球金融危機又褫奪了財經精英的正義光環以後,任何靠攏政商建制、充當他們喉舌的做法,都只會帶來負面效果。成功神學再難持久成功。
還得指出,在亞洲,除菲律賓以外,其實不存在真正意義的基督教國家;即使韓國22.5%的更正教徒加上10%左右的天主教徒,不過達人口的三分一弱罷了,尚未成為社會主流。與佛教或民間宗教相較,基督教的「官教勾結」、「商教勾結」現象,也並不嚴重,信徒群體仍以小中產階級與草根階層為主。不過,少數超大教會集結了大量的精英階層,亦可在短時間內匯集調用巨額金錢與其他資源,便常給人一個錯覺,以為教會統統都是財大氣粗、可以翻雲覆雨的社會力量。[1]部分超大教會與明星牧師的一些不謹慎表現,便常製造聳動的社會話柄,也為教會形塑了負面的社會形象。
香港教會的社會形象尚算健康,在年輕人中間受歡迎的程度不低。[2]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保持警剔,勿陷入上述的泥淖中。
年輕人的嚮往
有人認為教會的社會道德立場保守,譬如反對同性婚姻,又拒絕積極參與政治與社會運動,是造成其不受年輕人歡迎的原因。筆者對此持保留態度。就個人經驗說,年輕人多數不會抗拒教義與道德的保守立場,他們只對口說一套另做一套的偽君子表示反感;熱心參與信仰活動的年輕人,多不是政治或社會運動的積極分子。在香港乃至大中華地區,青少年事工成功的教會或機構,幾乎都不具自由主義或社會福音傾向。若是放眼全球,傳統宗教復興,宗教與道德保守的所謂「原教旨主義」擴張,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加入,他們更不是在政治或道德立場上持開放態度的。
回說韓國的例子。過去十五年增長得最快的宗教是羅馬天主教,對年輕人尤具吸引力;惟天主教並非因其性道德立場開放而受歡迎,她的立場可較普遍更正教更為保守。[3]據韓國學者的解釋,年輕人抗拒更正教與世俗認同靠攏,抗拒教會過分世俗化,他們倒對更神聖更超然的天主教有好感呢。
一些原來在教會裡成長,青春期熱衷於社會運動,並期望教會變成論政或參政的團體的人,對教會於政治或社會議題較抽離的立場或感失望。但他們不是年輕人的主流,更不會是教外人對教會的牢固印象的代表(這樣責難教會的,幾乎都是基督徒或前基督徒)。
社會上鮮有人批評佛教團體不參政,或批評道教團體不上街示威,只有少數激進基督徒如此責難教會不作政治表態不組織群眾上街;但社會人士卻常因宗教領袖跟政要巨賈過從甚密,互相吹捧,站台撐腰而側目。不管宗教領袖私底下說的是正面建言抑或溫婉評論,他們與權貴的往來,都被譏為「政治和尚」和「政治牧師」。
不一樣的信息
如何讓教會建立和維持較為健康的社會形象,不是這篇短文所能盡說的。這裡只特別指出,教會必須跟政治和社會建制保持距離,必須活出不一樣的價值觀和生活形式,必須宣揚跟世界主調格格不入的信息。與社會脫節或使我們變得寂寞,但與社會擁抱卻容易使我們腐化沈淪。
我不反對部分教會領袖活躍於社會運動,但我期待教會主流盡可能維持在建制以外,盡量維持較超然的地位。讓教會成為教會,讓教會保持其神聖性與與眾不同性。
贊天地之化育。個別基督徒努力在所屬行業和崗位裡貢獻所長,建設社會,發展文化,造福人類,這已是在上帝的創造與護理計劃之內。但是,毋須特別標示出任何一個策略或行動才是上帝旨意的實現。不要輕言「基督在這裡,基督在那裡」;更不要期待以教會的名義或實體來參與常態的政治和社會活動(非常時期例外),不要宣揚任何意義的「兩個國度」觀。哈貝馬斯對兩種政治神學的批判,恰好為我們的提醒。
註釋: [1] 韓國67,000個教會裡,能自立的不過20至25%,中小型教會才是教會的主流。 [2] 由於過去多年較注重青少年事工,據報大學校園的基督徒人數達15至20%。與韓國教會的情況相映成趣。 [3] 請勿將新任羅馬教皇的較開放立場跟天主教在韓國的增長連繫起來,天主教在過去十五年的增長,乃在社會道德立場較保守的教皇當政時便開始的。保守並不妨礙教會增長。
原載於《建道通訊》174期,2014年1月,頁2-4。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