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外就主,突破事奉的框框/梁家麟
教會事工總是圍繞著星期天來運轉,這是一星期中的高峰,最多聚會和活動編排在是日舉行;其次便是週末或星期五晚,團契與小組、青少年事工和特別聚會都排在這天。週中較重要的只是星期三晚的祈禱會,週間白天的婦女團和長者事工,間中的執事會與部門會議,加插探訪和個人牧養工作。
牧者為同工和會友編排事奉輪值表:誰在哪星期負責哪個事工,填補哪個崗位;他同時為自己編排輪值的崗位:哪個星期負責講道、帶查經和小組活動。像猶太人的聖殿編定祭司的輪值表,某祭司負責某兩週的值勤,周而復始,全年無休。這既是事工運作的框架,也成了牧者作業的軌道。不少牧者專心做填充題,在固定模式的空格裡填上內容,這是填格子的事奉人生。
像三點式講道,架構是不變的,任何經文都得找出三點分題,然後分別填上對重要詞彙的解釋、喻道故事和應用。講道是填充題作業。
無疑在我們的私人與公眾生活裡,都要建立規範與格式,這既是習慣,也是秩序和紀律。甚麼時候起床,坐哪班公車上班,在辦公室承擔甚麼職責……。毋須別人指點,甚至不用個人意志和意識,以設定模式(default mode)或自動導航系統運作。這樣便為我們省去許多抉擇的時間和心力,可以專注做一些非常規的抉擇和決定。無法建立秩序和紀律的人,總是生活混亂和方向迷失的。
但是,將生活模式等同生活方向,將事奉格式等同事奉方向,同樣等於失去方向。吃喝拉睡是人生最基本的格式,每天都得重複做;但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活著更不是為了飲食睡眠,為生存而生存,乃是沒有人生目標的人。將守護既有模式視為事奉的目標,等於充當廟祝,將廟宇打理得井然有序,佇候香客光臨;而非領受了大使命的門徒,矢志完成耶穌基督的託付。
我們必須為教會訂定清晰的目標,這目標是有待改進的現實,是有待實現的理想;然後使循還往復的事工,朝著這個設定的目標前進;並以能否達標,作為評估眼前事工的或成或敗的最主要判別標準。目標比事工的形式與內容更重要。
如何為教會設定目標?坊間已有許多書籍討論過。華理克(Rick Warren)以還原主義的套路,將教會歸結為五大事工(他稱為five church purposes):崇拜、團契、門訓、服侍與宣教。他要求盡力做好這五個事工,使教會的本質和使命能貫徹到底,便即實現目標導向的教會了。對於難為教會訂定整體性目標的牧者和信徒,這確實是個簡便的方法。
筆者無意鼓吹任何一種教會增長模式,卻得嚴肅指出,教會不可一日無設定的目標。看到不少牧者和信徒在虛耗日子,白佔地土,我難掩心中的強烈不安。
教會事工最大的危機莫過於格式化,牧養事奉最大的危機莫過於格式化。許多時教會的所謂保守,其實是因循拒變,在心理上依附了某個格式,且認定這格式是不可改變的,千年如一日。歸根究柢,思想和心態上的格式化才是問題所在,這跟保羅説的臉上雖無帕子,心中卻有帕子異曲同工。
「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來十三14)
原載於《宣訊》152期,2012年8月,頁2。
[本文獲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