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視野】安全依附與個人成長

故事(一)

走進輔導室,一位十七歲的小伙子臉上雖然掛着年輕人的面容,只是總覺得他沒有年輕人的活力與光彩。言語之間,隱約感受到他流露出一分與其年紀並不相配的滄桑與無奈。

「我覺得自己好像甚麼也沒有,每天總是一個人在生活,是冷冰冰的、更是令人懼怕的……」

這位年輕人沒有說謊;他的父親多年前已患上精神分裂症,受藥物影響失去工作能力,每天只能呆在家中。年輕人形容父親如像「公仔」一般,沒有反應、沒有參與、沒有感覺……

他的母親是一位醫護人員,每天工作非常忙碌。雖然家中只有母親一人賺錢,尚幸收入不薄,總算讓一家人生活安穩。只是,對年輕人而言,母親性情暴躁,動輒以粗暴言語責罵。再者,雖然她是基督徒,但早已表明拒絕兩個兒子跟隨自己到教會。對這位年輕人而言,從小到大,母親就只是站在遠處與他們永遠保持距離。

至於比他大兩歲的哥哥,初中時因行為問題輟學,自此流連街頭、聯羣結黨,到處惹事生非。並且哥哥的性情相當負面,眼中一切盡是惡事,周圍的人都不可信。只是,這位年輕人與哥哥感情要好,常跟着哥哥一起在外闖,也一直受哥哥的負面思想所影響……這位年輕人坦言從小就對人猜疑、不信任,並且不願意開放自己與人分享。

「我沒有朋友,從前在學校裏即使與同學建立了朋友關係,但當見到這些朋友與其他同學要好時,自己心裏不期然有種被背叛的感覺,於是開始疏遠他們。結果,一直沒法建立到真正的知心友。」他又說:「從小到大,我心裏常感到徬徨不安;既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護、與哥哥一起時更像失去了自己;我渴求心裏真正的平安,也渴望能用自己的想法去分辨事情,只是,我始終做不了。當我想擺脫哥哥的束縛時,我更害怕失去了這從小到大唯一的依靠。」

親密關係的需要

情緒取向治療大師Susan Johnson(2003)指出,「親密關係」並不僅只是孩童的渴求,實際上,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要,使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既有從依附經歷而來的被愛與被安慰的安全感;同時,又因着這安全感而有自信和能力去發展人生,繼續學習和成長。正如一位母親帶着三歲的小孩子到公園玩耍,最初孩子有點懼怕,總要母親抱着;經過一番鼓勵後,孩子終於踏出了第一步,走到滑梯處玩耍,初時雖無法爬到頂處總是滑下來,但母親一直在旁微笑鼓勵,讓孩子一再嘗試,結果,孩子成功了。

簡單的一個例子,讓我們明白到親密與安全帶來成長過程中的動力。至於那十七歲的小伙子?看來,他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個冷冰冰的家裏──沒有父母溫暖的同在、也得不着他們情感上的回應與聯繫,即使有一起打拚的哥哥,對方卻盡是負面與消極的思想。毋怪乎,在他的人際關係建立的過程中不單缺乏自信,更充滿着恐懼與矛盾呢。

故事(二)

筆者又認識一位將要結婚的男士,有一次在會面中分享他心裏軟弱時,談及成長中許多失敗的經歷──中學會考失敗後,父母並沒有理會他的意願和感受,執意要送他到外國讀書。由於一直無心向學、加上無法融入校園羣體,結果成績不佳。再多讀兩年也無法取得學位,惟有回港尋求前路。

返港後卻更感前路茫茫;對所讀科目缺乏信心,輾轉到了一所與自己學科毫無關係的機構工作。十年過去,上司對他的工作評價是「不及格」。雖然自以為很努力,但另方面卻又同意上司的評語,惟有離開這努力了十年的崗位。現在,他即將進入人生另一階段,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在輔導過程中卻並不像其他新人般喜悅,反而三番四次探問未婚妻何以要下嫁自己……

過去的失敗──卻不曾得到父母的扶持、安慰和鼓勵;這位男士訴說從小到大,父母也是如此對待自己。也許能夠往外國留學是很多人的心願;只是對他來說,這卻是孤單的、冷漠的,甚至心中產生許多的疑慮與恐懼。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所能給予「親密」而「安全」的關係相當重要,它絕不僅是當刻的感受,事實上,它影響着我們是否有信心繼續向前、並在人際與親密關係上建立重要基礎。

成長中的「依附經驗」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提出了「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旨在探討人際關係中「安全聯繫」(Secure Attachment)的形成。此理論基本的問題是:當我們面對着外在(不熟悉的環境、突如其來的響聲等)、或內在的刺激(疲勞、疾病、傷害等)時,所依附的對象是否與我充分地靠近(Kirkpatrick 2005)。假若我們所依附的對象未有足夠靠近時,便會引發我們的「依附行為」,例如:當嬰孩失去了依附對象的聯繫時,他會不停地哭叫,直到成功地引起所依附對象的關注,並從中獲得足夠的親密回應後,這些「依附行為」才逐漸減退。因此,依附的目的既在於降低情緒的激動程度,使自己回復到感覺安全的狀態,以至有能力持續對外在的世界進行探索。

鮑比認為:對於嬰兒而言,依戀一位能注意其需要的個體是有適應價值的,否則柔弱的嬰兒可能會死亡。因此,嬰兒從生物學上即做好準備引起他人照顧自己,並逐漸依戀於照顧者(Berryman, Hargreaves, Herbert & Taylor 2005)。嬰兒在大約六個月時就會發出社交性的微笑,藉以引起、並強化成人的照料行動,使之能不斷地重複這對嬰兒的回應;而嬰兒到了八九個月就會開始形成依戀。這時會透過行為清楚地向外界表明自己願意跟誰一起,誰的離開會感到傷心(Berryman et al. 2005);故當其依附對象離開時,便會引發「依附行為」的出現,藉以尋求依附對象即時的回應。

鮑比又指出:兒童基於社會與情感的需要,因而與至少一名主要的照顧者(大部分都是與母親之間的聯繫)發展出親近的關係;而這「依附關係」的建立,正好為將來人際間的所有關係定下重要基調。假若這「依附關係」遭到破壞或傷害,將會影響未來人際關係的建立。

至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瑪莉·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約翰・鮑比的理論上再進行一個名為「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的研究和實驗,觀察2至18個月大的嬰兒在母親同在的情境下,他們對母親所表現出的「依附行為」,可分為三類「依附型態」:1. 矛盾不安型聯繫;2. 逃避不安型聯繫;3. 安全型聯繫;這三種型態也影響着我們個人的成長和親密關係的建立。

矛盾不安型聯繫(Ambivalent/Anxious Insecure Attachment)

故事(三)

一位年輕人與伴侶在交往過程中有很多不安。一方面,她期待自己的伴侶能夠給予更多時間建立二人關係;另一方面,又害怕會給予對方壓力,不欲在提出要求後,被對方拒絕,以致將這種需要埋藏心中。結果在二人的情感關係上自然得不到滿足。

「矛盾型聯繫」的人既對親密關係存在強烈的慾望,渴求親近,但心底裏卻又害怕被拒絕,以致兜兜轉轉、飄忽不定。很多時候,這種矛盾的源頭可追溯至個人成長期間與父母的聯繫經驗。

因着父母的情緒變化、飄忽混亂,使成長中的這位年輕人一時可以經歷被愛的溫暖、但轉過來卻又突然面對憎恨和拒絕,內心的矛盾也許引發了對自我價值的質疑,以至形成了內心這惶恐不安。

「小時候,爸媽常吵架,自己呆在客廳一旁,心裏既恐懼、又無助,因為當二人吵架後,父親總是走到外面,剩下母親與我在家中,結果就承受着母親許多情緒、甚至怨恨和責打。」她說:「……我感到害怕,因為,即使家中有當下的平靜,然而,我的心裏總是不安的。」

由於不斷在這種兩極的轉變之中,即使刻下「被愛」,她始終難以感受到真正的安全,因為這「被愛」對當事人而言也許是「不安全」的。

「矛盾型聯繫」在人際關係上使人常常處於患得患失的境況──渴望親密、卻又懼怕失去,因此,內心總是「矛盾」和「掙扎」的。

逃避不安型聯繫(Avoidant Insecure Attachment)

故事(四)

有一次與一對年青夫婦面談,太太分享時,丈夫總是漫不經心;及至太太情緒激動,不斷指責丈夫總是不願意付出更多的關心與親密,總是喜歡自顧自行事,但丈夫卻始終不認同其看法。

後來與這位丈夫單獨見面,得知他成長在一個十分獨立的環境中。所謂「獨立」,或許已是美化的表達。實際上,他從小與父母關係疏離,備受忽略。原來生父早已拋下妻兒,遠走高飛;他從小就伴隨母親下嫁至繼父家中。他常提及在成長階段裏,繼父與生母如何不接納自己的存在。也許在這過程中經歷了很多被拒絕和傷害,形成了今天的孤獨疏離,在面對配偶時,既不懂得如何彼此交流、也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剖白內心。

在「逃避型聯繫」的關係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往往甚是疏離,因而產生兩種不同程度的影響。

首先,現代家庭由於生活需要,父母多出外工作,將兒女交由傭人照顧;加上近年出生率下降,核心家庭多是獨生兒女。雖然孩子在各方面都有足夠的供應,只是,情感的關懷卻始終欠奉,不少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學到甚麼社交的技巧,影響了人際關係的建立。

其次,又因着各種家庭原因,引致父母對子女的憎惡和拒絕。筆者曾認識一個家庭,父母渴望得到兒子,只是,一口氣卻生下五個女兒,始終沒有得償心願。結果將一切憎恨發洩在二女身上──因大女出生後,夫婦二人極希望第二名出生的是兒子,偏偏卻是女兒,於是認定二女害夫婦二人要再生育求子,讓二女承受了從父母而來比其他姊妹更深的憎恨和拒絕。又有兒子出生時,適逢父親生意失敗、家道中落,母親將一切責任歸咎於孩子不好。相對於忽略疏離而言,這樣的成長經驗帶來的傷害更大,令受屈的子女失去自信,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甚至以為自己是多餘的、是別人的負累。

「逃避型聯繫」很多時候因着傷害太深,以致在關係中情感抽離,一方面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另方面卻以逃避退縮作保護,免受拒絕和傷害,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安全型聯繫(Secure Attachment)

這種型態的建立,在乎個人在成長時能否經歷三方面重要的元素(Johnson & Whiffen, 2003):可親近(Accessibility)、願意回應(Responsiveness)與情感結連(Emotional Engagement)。

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隨時隨在,使孩子感覺親近相當重要。這「親近」絕不僅是身體接觸,更是當孩子有需要時,父母所表達出的接納、包容、照顧與幫助,並且不離不棄,讓成長中的子女體會到安全的保護。此外,父母對孩子樂於表達關心、愛護、支持和鼓勵,使成長中的子女能經歷到情感上正面而實在的回應,從而建立自信和安全感,以至有力量繼續探索外在世界,並因着這些正面經驗的學習,也學懂了與人的溝通技巧,對別人的關心安慰,也許還成為軟弱者的依附與幫助。「安全型」在社交方面較成熟,能與人分享心靈需要,也較容易建立友誼。當進入婚姻關係時,由於有足夠的信任,與配偶的情感穩定而親密;遇困難時,又能成熟面對和處理,並願意尋求協助。

回望我們成長的日子裏,所經驗到的是何種聯繫?許多時候,我們認識自己軟弱的一面──自信不足、自我感覺欠佳、又愛又恨的矛盾、親密關係的渴求……然而,在我們將這一切訴諸「我」的不濟之時,有否想過,背後其實有許多元素導致這軟弱?也就是說:這不一定全是「我」的不好,歸根究柢,或許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無奈的經歷呢?

 

參考書目

Bartholomew, K.1990. Avoidance of intimacy: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147-78.
Bartholomew, K., & L. M. Horowitz. 1991. Attachment styles in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44.
Berryman, J. C., D. Hargreaves, M. Herbert, & A. Taylor. 1991.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you. Leicester: BPS Books.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Kirkpatrick, L. A. 2005. Attachment, evolu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Johnson, S., & V. E. Whiffen. 2003.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couple and family therapy.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Yerkovich, M., & K. Yerkovich. 2008. How we love: Discover your love style, enhance your marriage. Colorado Springs, Colorado: Water-Brook Press.

原載於《建道通訊》187期,2017年4月,頁12-15。

作者簡介

黃天逸

前實用神學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