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 10 月 1 日
三一神與聖徒群體— 如何在三一神的亮光下回應後現代主 義對基督教信仰的衝擊及從事牧養工作/袁海生
全書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是透過聖經研究、歷史神學、系統神學,重整歷代三一神論的教義;第二部則聚焦於聖徒牧養之上,探討後現代文化對教會的衝擊,並嘗試把三一神論、後現代主義及堂會牧養併合討論,具體而細緻地道出當今堂會在策畫事工上應如何回應新時代的挑戰。…
2004 年 9 月 4 日
從靈修神學看艾利克森的三一論 / 廖炳堂
艾利克森(Millard J. Erickson)是當代福音派主要的神學家,他的三冊《基督教神學》(Christian Theology)(艾利克森2000-2002) 成為不少神學院系統神學科的標準教科書,杜其尼(David S.……
2004 年 7 月 1 日
【老師專欄】聖禮與公義 / 黎本正
神要敎會的崇拜彰顯祂的公義,而崇拜能塑造生命,故此,公義的崇拜能培育公義的生命,這正是社會最需要的,更是上帝所要求的,正如詩篇三十三篇5節說:「祂喜愛仁義公平,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
2004 年 5 月 1 日
差會與活力差傳發展/林兆源
宗教改革拆毀了之前行之有效的修道院式的宣教架構,架構被革掉後又復活過來的,是教會與差會,溫德博士稱為「神所預備的兩種救贖架構」。教會與差會,猶如神工作的雙合性,在神對世界的救贖計劃中擔負了不能取代的角色。…
2004 年 5 月 1 日
神學院是活力差傳的訓練伙伴/曾景雯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的研究顯示,除了宣教士人數增加外,辭職和退出宣教工場的人數也相當高。當信徒要回應神的呼召與帶領時,他們應該怎樣裝備自己,才能成為有果效和委身的宣教士?…
2004 年 5 月 1 日
宣教士與活力差傳伙伴/羅定獎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進行宣教士離職原因的調查,其中數個原因尤其突出,包括團隊不和、不滿意差會,以及與當地領袖不和。本文是作者以二十年宣教士以過來人的身分,給神學院同學一些建議。…
2004 年 5 月 1 日
宣教文化人類學 = 文化人類學 + 神學?/溫以諾
本文選用中色神學作為處境化神學及宣教神學的個案研究,且選用兩項中色神學分題,介紹如何合用宣教文化人類學與神學等科,於華人文化處境建構中色神學,並用範例解釋宣教文化人類學的跨科際特質。…
2004 年 5 月 1 日
從神學角度回應〈宣教文化人類學 = 文化人類學 + 神學?〉/曹偉彤
溫以諾博士的文章〈宣教文化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神學?〉提倡跨科際研究的嘗試,目的在於「揉合文化人類學、神學、語言學、傳理學等」,以建立處境化神學,尤其在華人的處境下建立「中色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