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生活】建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Line」/撰文:葉應霖、何曉昕
Line的形成
凡入讀校本部「第一神學學位」的學生,學院會為其安排最少一位同性別的高年級同學(學兄/學姊),幫助適應學院生活。透過與高年級同學一同生活,可以將建道的學生文化和精神傳承。當每一屆同學都願意繼續維繫關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時建道神學生的特色之一「Line」(以「條」為單位)。
每一年入學的學生都會被分配給在校的同性別學生照顧,被分配的對象不會更改,隨着入讀年份,一屆連接一屆。每一屆的分配,都會盡力考慮新舊生的住宿情況、學系課程、年齡及婚姻狀況,務求更配合同學的情況與需要。亦會在入學時盡量安排配對的同學同住在一個宿舍房間,以方便指導與照顧。聽過曾負責配對的前輩分享,當年他們按着各項條件將新舊生配對後,在正式公布之前,心裏有強烈感動,要將兩對組合互換。然後開學時,便發現互換後的組合,性情與生活習慣等更為配合!前輩們即讚嘆神的工作奇妙!連學兄弟/學姊妹的分配也能經歷神的恩典。
Line的意義
在建道神學院,同學都會稱高年級的學生為「學兄/學姊」,但對來自同Line的同學就會加上「直屬」,如「直屬學兄」「直屬學妹」,帶有「來自同一血脈」甚至是「承傳自同一家」的意味。
有同學形容Line是「被安排的家人」,不是由自己選擇的共同生活對象,但又因着種種安排,可能因為有相似的部份,就更能彼此理解,總能夠開心見誠的分享,提供彼此的心靈關顧。
不單如此,Line更為同學帶來許多實在的益處。因為Line是累積的,讓同學得以認識許多分佈各工場的校友前輩,幫助其建立人際網絡。各位畢業生又會將他們在神學院學習和生活的物資流傳,累積成Line的物資,代代受惠。而Line的前輩作為在建道接受神學裝備的過來人,非常樂意分享他們的經驗,以指導學弟妹們在學院的生活,如人際關係、生活平衡、學習方式等等。各人在學院的各方面或許有正面或負面的經歷,都是對學弟妹神學裝備路上的幫助。
Line的活動
每條Line都有各自的文化與習慣,有些會組織穩定的祈禱會,有些會定期相約去遊玩,有些會一起去踢足球,完全是學生自組而成的文化。有時亦會配合學院活動,例如每年開學時的全院營會(屬靈操練營)的其中一個晚上,不少校友都會相約到營會場地附近,舉行各自的「Line聚」,可以認識同Line的新生,也是年度的敘舊大會。又例如每學年頭尾的新生見證及畢業見證,同Line的又會相約出席,更會由Line送上禱告及禮物作為祝福與鼓勵。
Line的名字
學院內的「Line 」因著各自的特色和故事而命名,所以可從各Line的稱呼看出一二。
「Air-Line :當初條line叫基line(基拉大和:翻譯自日本動畫)。研究了一段時間,發現學兄們都不知名從何來,亦不知何意思。雖然如此,我們都嘗試保留這個「基」字,然後起一個新名。因著我們這條line的特色都是讀ICS(跨越文化研究),都有機會搭飛機出外宣教。所以我們都嘗試過想用個「基」字連上飛機個「機」,但始終都是不太自然。最後!基於「任何名字改做英文就會更高級」的「道理」,我們新line名就改為Air-line,方便好記之餘,亦都代表著我們海外宣教的心志!!」
「不漏洞Line,源自越南話,意思是Beginning from now。按原文意思,可指是 念記 神的創造、在我們生命作新事🌻而中文「不漏洞」又可指是我們努力成為不漏洞的福音流通管子,並生命邁向成聖不漏洞😆」
「大Line/宣教Line:曾經有一屆的學姊在同一年負責照顧三位新學妹,就這樣將我們line壯大了。而且我們line的學姊妹們很多都有宣教心志,甚至有好幾位宣教士。」
「InternationaLine:學姊妹們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生,集合國際文化,更有宣教的心志。」
「軟飯Line:作為全時間學生的已婚男士們,在學期間,要操練謙虛地將家中的經濟負擔倚賴妻子承擔。」
「才女財女Line:放棄從前的高薪厚職,帶著才華獻身為主事奉。」
「牛Line」:曾經一位學兄的英文名稱中有「牛奶」一字,就從此稱為「牛Line。」
「外父Line:學兄弟們有不少都是家中有女兒的已婚男同學。」
「自顧Line:一班年紀較成熟,獨立,自己照顧自己的男同學。」
「年輕有為Line:通常是該屆最年輕入學的男同學。」
「212 Line:取自所住的男生宿舍房間號碼。」
「119 Line:取自所住的男生宿舍房間號碼。」
「國際型男Line」「笑Line Line」「美國隊長Line」「深度Line」「型男Line」「伊甸園Line」
原載於《建道通訊》211期,2023年4月,頁12-15。
作者簡介
最新文章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建道通訊217期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编辑精选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