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Yes, WE Can!2017-21香港青年宣教培育研究/宣教培育研究小組主編

本書應用了質性研究的方法,深入訪問本港十八個注重培育青年宣教的教會、宗派、聯堂及差會組織、宣教單位,以了解各種培育特色、經驗方法及影響實效等,供眾教會參考反思、借鏡學習。…

[電子書]關心本地穆斯林:2017-2021 香港穆斯林研究/穆斯林研究小組主編

此書的研究和關心穆斯林朋友的同道們豐富的經驗和心得,相信能幫助有心服侍香港穆斯林的同工和弟兄姊妹。

[電子書]誰來關心他們?!2017-2021本港尼泊爾族群研究/群體策略研究小組主編

香港被稱為國際城市,但對於佔8% 人口(共約有584,383 人)的本地少數族裔卻相當忽略,包括其中佔4%(25,472 人)的尼泊爾族群……

[電子書]今日的宣教訓練:亞洲經驗

本電子書二十六篇文章當中,有十五篇曾於2017年ICS40「亞洲宣教會議」發表並加以內容更新,另新增十一篇文章作更全面的補充,甚具參考價值。…

文化衝突:以斯拉列的視角/吳劍麗

西方的中國伊斯蘭教研究者,早期以傳教士為主,他們出於對中國穆宣的關懷而從事研究。直至戰後,參與相關研究的則大多為專業學者,更多採取社會學、人類學等方法,探討中國穆斯林群體的社會和文化,以斯拉列(Raphael Israeli,……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讚》的背景與翻譯/彭滿圓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讚》可以被視為一首最古老的中國聖詩,那是在公元……

周流四方:五十至六十年代建道校友的宣教/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 主編

建道校友於長洲小島薪火相傳,認定宣教使命,奉召出發。沒有回家的路,沒有後方支援,就憑信心勇氣順著大潮流;或隨個人際遇,或隨華人散居,從內地到東南亞再到歐美各地,在環境匱乏中設法建立教會,凝聚信徒群體。…

建道宣教精神的承傳

建道神學院由宣教士創立及歷任早期院長(高樂弼、翟輔民、劉福羣),學院徽號傳承宣道會「四重福音」(十字架、洗濯盆、油瓶及冠冕)的完備基督信仰,進而濃縮成「十架與冠冕」,……

全是恩典:跨越文化研究系前瞻與發展

回顧跨越文化研究系走過的這些年頭,真的是充滿了上帝的恩典,本系的發展里程,都是祂的子民忠心回應這恩典而成就的事工。

南非「真理與和解委員會」——信仰與心理學探討/麥耀光

本文嘗試從基督教信仰和心理輔導學角度來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要處理真相、公義、和解及寬恕等議題。

友誼與仇恨之間──二戰時期的中國基督徒和日本基督徒/陳敏君

時間游走到2015 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已是七十周年,這段歷史值得記念和借以為鑒。二戰時期的中國基督徒與日本基督徒關係如何?

基督新教在甘青地區的穆宣事業(1878-1951)/辜創霖

有幸參與由吳劍麗博士主講的「基督新教在甘青地區的穆宣事業(1878-1951)」講座,實屬難得。在此之前,有關穆宣事工的資料,只是鳳毛麟角,遑論相關歷史之了解。當日講座吸引了八十多位弟兄姊妹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