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7 月 1 日
十六世紀改革宗神學看如何面對暴政/蔡少琪
當面對暴政時,加爾文是否只教導「順服的不反抗主義」?本文指出,加爾文在晚年時,加添了「個人反抗暴政」的教導。隨着不同地方的暴政和逼迫事件加增,晚年的路德和晚年的加爾文都加添了「容許個人抗拒暴政」的教導。…
2019 年 1 月 1 日
奧祕應該在哪裏?為自由教會聖禮觀作辯與重置 回應李文耀〈在自由教會裏重拾洗禮和聖餐的奧祕性 —幾位福音派學者的嘗試〉一文/陳韋安
本文回應李文耀的〈在自由教會裏重拾洗禮和聖餐的奧祕性……
2019 年 1 月 1 日
二十世紀猶耶對話及其對華人教會的意涵/陸紅堅
本文試圖從神學反省、釋經批判、教會立場三個層面對這一顯學作出回顧與剖析,希望能引起華人教會的重視,並嘗試探討猶耶對話對華人教會的意涵。…
2017 年 7 月 1 日
路德對1525年德國「農民戰爭」的反應的神學反思/郭鴻標
路德發表〈和平訓誡〉,當路德發現農民要徹底革命推翻現有的社會制度後,他寫了〈反對農民殺人搶掠〉與〈有關嚴斥農民的一封公開信〉,批評農民的暴力行為。本篇文章分八部分:第一部分農民制定〈12…
2016 年 7 月 1 日
犁頭與刀劍——前尼西亞教會的戰爭倫理觀/陳禮裕
本文將根據前尼西亞教父的作品,主張他們反對主要的理由大多出於牧養和倫理上的考量過於神學上的論說,而且當時整個情景是比一般所呈現的更為複雜與微妙的。…
2015 年 1 月 1 日
AN EQUILIBRIUM Schleiermacher’s Insights into the Confessional Subscription in Its Historical Setting/Mateusz Oseka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Schleiermacher's insights into the confessional subscription in its historical setting and explores his theological project as via media between the…
1999 年 12 月 1 日
The State of Spiritual Ascent of Bishop Aguustine/Kiven S. Choy
The meditation on "memory" is the experience, the witness, the confession, the praise, the teaching and the prayer of Bishop Augustine for his congregation.
1999 年 12 月 1 日
The State of Spiritual Ascent of Bishop Aguustine/Kiven S. Choy
The meditation on "memory" is the experience, the witness, the confession, the praise, the teaching and the prayer of Bishop Augustine for his congregation.
1998 年 5 月 1 日
敎牧在信徒成聖生活中的牧養觀/譚廣海
本文從聖經、神學敎義與敎會傳統中,以對成聖(聖潔)生活的理解為基礎,探究敎牧同工怎樣適切使用心靈輔導的技巧,來幫助信徒產生真實聖潔生命的見證。…
1998 年 5 月 1 日
書介:《基督敎靈修神學簡史》/譚廣海
本文簡介全書八章:第一至二章–基督敎與靈修學/聖經中的四種關係;第三至七章:世界社區的開端/ 歐洲時代/ 新敎及天主敎的改革/ 現代/ 二十世紀;……
1997 年 11 月 1 日
從神學看宗教的世俗化和世俗主義/楊慶球
本文探討新約的宗教世俗化,分析馬丁路德的宗教世俗化–從宗教制度釋放自我,及士來馬赫的宗教世俗主義–由上帝走到世界,探究世俗化及世俗主義與聖樂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