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工具論──中共對宗教的理解與利用/梁家麟

本文旨在研究中國大陸政府的「宗教工具論」的理論和實踐。作為一個無神論政權,中共否認宗教有任何本然價值,其最大的現實意義是被世俗政權利用為政治的工具。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宗教曾被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政權所利用,這是中共視之為反動的最大原因。…

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的研究趨向──以美國及台灣為例/邢福增 

西方及華人學術界對近代中國基督教史這個專門領域,多年來累積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美國、中國大陸及港台地區等學者都在這方面出版專著及論文。…

敬祖與喪禮處境化模式的建立/溫永生

經常傳福音的人,必然發現華人信主最普遍的障礙就是傳統祭祖問題;台灣的基督徒信主後,最感困擾的,也莫過於是民間喪禮的應對。…

Toward A Theological Hermeneutic Of Testimony Paul Ricoeur On Witness To The Kerygma(朝向見證的神學詮釋──保羅.李克爾論宣道的見證)/林子淳

本文闡釋保羅•李克爾(Paul Ricoeur)在1960至1970年代初的神學論述,指出其作品展示了一個對見證(testimony)的神學詮釋,而其在1970年代起發展的聖經詮釋乃為此議程之必要蹊徑。對李克爾而言,見證乃為人類對神聖在世啟示的原初肯定,他的後黑格爾 - 康德框架(post-Hegelian Kantian…

反分離的分離者──加爾文論教會/蘇遠泰

本論文探討加爾文的教會觀,主要從兩方面討論:第一,他如何反對重洗派的分離主義,並指出凡是有聖道的宣講和聖禮的執行的,已經是真教會了。第二,加爾文如何支持宗教改革者脫離羅馬大公教會,並指出因大公教會的偶像崇拜,使她失去了成為基督教會的資格。…

論巴特神學人論中人與上帝的關係性/鄭順佳

巴特反對現代性的自主自我,他對康德的超驗進路背後的前設,即人內具本然核證啟示的能力,甚不以為然;巴特對士萊馬赫把上帝簡約成遙不可及的宗教感受,亦不敢苟同;對黑格爾把上帝的作為賦予必然性,也無從認可。但是,巴特卻盛讚祈克果的上帝作為全然的祂者。…

Mcgrath, Alister. Glimpsing The Face Of Go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The Universe./張雲開

Readers of this journal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work of Alister McGrath, principal of Wycliffe Hall and professor of historical theology at Oxford University.

霍林格。《選擇良善──在複雜世界中的基督教倫理》。(Hollinger, Dennis P. Choosing The Good: Christian Ethics In A Complex World.)/郭鴻標

霍林格(Dennis P. Hollinger)乃美國彌賽亞學院(Messiah College)基督教倫理學教授。

科利爾編。《轉變中的福音派神學──眾神學家與當奴博殊的對話》。(Colyer, Elmer M., ed. Evangelical Theology In Transition : Theologians In Dialogue With Donald Bloesch.)/郭鴻標

博殊(Donald G. Bloesch)是一位當代福音派學者,他的神學特色兼具大公性(Catholic)、改革宗(Reformed)及福音派(Evangelical)的成分。本書編者科利爾(Elmer M.……

博殊。《聖道與聖靈的神學──神學的權威與方法》。(Bloesch, Donald G. A Theology Of Word & Spirit: Authority & Method In Theology.)/郭鴻標

博殊(Danald G.Bloesch)在處理神學知識論的課題上,提出一種聖道與聖 靈並重的立場。

頑強的信心/梁家麟

信仰是不能承受過度的懷疑反覆,信仰是不能受困於當下的體驗的。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皆有其限制。

教會與活力差傳的關係/連達傑

愈來愈多華人學者、牧者及差會同工,關注教會、宣教士、差會及神學院相互間的四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