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0 月 1 日
作敬虔人/高銘謙
提摩太前書六章3-10節中,「敬虔」出現了三次: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3節)、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5節),以及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6節),因此,敬虔是整段經文的主題。到底甚麼是「敬虔」呢?…
2017 年 7 月 1 日
從山上寶訓看門徒與公民責任——路德與潘霍華的觀點/李文耀
文章特別選用山上寶訓作為切入點,目的是要顯出信仰的正統性與出於正統信仰的實踐都在宗教改革的議程內,並且隨着時代的轉變有所更新變化。本文嘗試通過分析馬丁‧路德與潘霍華的思想,指出後者如何在他的時代裏貫徹宗教改革者的精神,同時又突破了傳統思想的限制。…
2017 年 7 月 1 日
路德對1525年德國「農民戰爭」的反應的神學反思/郭鴻標
路德發表〈和平訓誡〉,當路德發現農民要徹底革命推翻現有的社會制度後,他寫了〈反對農民殺人搶掠〉與〈有關嚴斥農民的一封公開信〉,批評農民的暴力行為。本篇文章分八部分:第一部分農民制定〈12…
2017 年 6 月 1 日
[電子書]恆與變之間:1949年以來的中國基督教史論集/黃文江、張雲開、陳智衡 主編
本論文集以「1949年後的中國基督教」為題,彙集海內外學者共二十一篇學術論文,內容涵蓋「通論」、「政教關係」、「區域視野」、「教育」、「人物、思想研究」及「香港」六個領域,書寫基督教於學術、社會、教會內等等各種演變與抉擇。…
2017 年 5 月 1 日
周流四方:五十至六十年代建道校友的宣教/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 主編
建道校友於長洲小島薪火相傳,認定宣教使命,奉召出發。沒有回家的路,沒有後方支援,就憑信心勇氣順著大潮流;或隨個人際遇,或隨華人散居,從內地到東南亞再到歐美各地,在環境匱乏中設法建立教會,凝聚信徒群體。…
2017 年 4 月 1 日
走進翟輔民的宣教生命──在印尼翟輔民神學院的教學 / 蔡少琪
「求那感動祂僕人的靈,也大大感動這代的建道人。」是我於建道前院長翟輔民牧師(Rev. Robert A. Jaffray,……
2017 年 4 月 1 日
【實習部分享】畢業校友(2011~2016年)牧職與薪酬調查/何鄭惜玉
畢業同學要開始進入牧職,在尋找合適工場時除了考慮事奉理念和工場前景等因素外,也需要面對實際生活需要,看看薪酬待遇是否足夠供養父母、養妻活兒及應付衣食住行等各樣開支。…
2017 年 4 月 1 日
【牧人視野】安全依附與個人成長(上)/黃天逸
回望我們成長的日子裏,所經驗到的是何種聯繫?許多時候,我們認識自己軟弱的一面──自信不足、自我感覺欠佳、又愛又恨的矛盾、親密關係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