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耀牧師

神學系副教授/教務長 / 神學研究部主任 / 神學系主任

  • 文學士(社會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1992
  • 道學碩士,建道神學院,香港,2003
  • 神學碩士,建道神學院,香港,2005
  • 神學博士,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德國,2013
  • 研究助理,香港浸會大學,1994-1995
  • 聯絡員,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1995-1996
  • 行政助理,北角衛理堂,1996-1997
  • 行政助理,柴灣浸信會社會服務處,1997-2000
  • 項目幹事(半職),國際醫療服務中心,2000
  • 傳道人,播道會港福堂,2003-2008
  • 義務傳道教師,基督教新蒲崗潮人生命堂,2013-2018
  • 義務牧師,基督教新蒲崗潮人生命堂,2018-
  •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特約教導牧師,2019-
  • 建道神學院,2013-

李牧師在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專攻潘霍華神學、莫特曼神學與吉祖拉斯/斯斯奧拿士神學。自2013 年起在建道任教,主要教授系統神學、當代神學、基督教倫理學、神學治學法及西方哲學等科目。研究寫作上,李牧師有興趣探討潘霍華神學、當代教會論、聖禮與三一神學及神學詮釋學等課題。

暴政下的盼望——潘霍華看教會更新與世界重建/李文耀

盼望使潘霍華有強大的生命力,甘願為了捍衛基督信仰及重建 人民生活走入險境中,從不計算自己的利益和代價。生活在暴政下,潘霍華從耶穌基督的實在看到世界的將來。作為基督的身體,教會的存在正是世界得到更新轉化的一個徵兆、記號。

從山上寶訓看門徒與公民責任——路德與潘霍華的觀點/李文耀

文章特別選用山上寶訓作為切入點,目的是要顯出信仰的正統性與出於正統信仰的實踐都在宗教改革的議程內,並且隨着時代的轉變有所更新變化。本文嘗試通過分析馬丁‧路德與潘霍華的思想,指出後者如何在他的時代裏貫徹宗教改革者的精神,同時又突破了傳統思想的限制。

[電子書]戰鬥或共融—當代神學家的教會論/李文耀

作者挑選的幾位神學家、教會論模型都是頗有創意和啟發性的,更發揮了盤點和清理的作用,好讓讀者在構思切合香港教會場景的教會論上找到一點理路。

【牧人視野】和平與抵抗:潘霍華的觀點(下)/ 李文耀

無論古今,人都自然選擇趨吉避凶,而「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乃直接反映古時老百姓對官司訴訟的恐懼。

[電子書]塑造新一代傳道人的神學教育:2016 神學教育諮詢會議論文 集/李文耀主編

本文集是建道神學院於2016年1月15至16日舉行的神學教育諮詢會議的專文結集,先以梁家麟院長的主題信息(建道神學院的教育改革)作拋磚引玉,帶出四次研討會的內容,分別就神學教育的教會性、有效性、整合性及時代性,各有兩篇研討文章和兩篇目應文章,書後更附建道神學院課程檢討統計調查報告。

【牧人視野】和平與抵抗:潘霍華的觀點(上) / 李文耀

和平與抵抗(peace and resistance)看似是一組對立的觀念:不是和平,就是抵抗,我們只能二擇其一。宣揚和平的人與發起抗爭的人亦很容易在各走極端之下彼此批評、互相攻擊。

塑造新一代傳道人的神學教育 / 李文耀

建道神學院2016神學教育諮詢會議順利在2016年1月15至16日舉行。是次會議有接近120多人參加,分別來自中、港、台三個地方,當中有從事神學教育的工作者,也有關心神學教育的牧者和弟兄姊妹。

聖餐的公共性——一個從多角度思考的嘗試/李文耀

作為基督的跟隨者,教會群體在舉行聖餐的時候不僅重新思想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也得在自身的信仰實踐中向世界展示出另類生活的可能,分享的聖餐觀則指出,基督徒必須在與基督聯合下才能開展新的生活。

為他者的存有:潘霍華的教會—倫理觀/李文耀

本書旨在全面介紹和探討潘霍華的神學思想。作者透過大量引述德文原著,務求更清楚、準確地把潘霍華的思想呈現在讀者眼前。

「我信聖徒相通」的當代意義/李文耀

本文旨在點出sanctorum communio有兩個可能意思,除了指涉「聖徒相通」,也指涉「參與在聖禮中/共享聖物」,只是後者在基督教圈子中不被重 視,直至普世教會合一運動重新把「共融」(communion)帶回討論後,參與聖禮的行動再次得到注視,成為建構教會論的一個重心。

建道 2014 研經培靈會

從靈修到社會倫理實踐—潘霍華的例子 / 李文耀

神學生應該作甚麼?靈命與抗爭的關係是甚麼?何者更重要?原因又是甚麼?本文嘗試從潘霍華的神學思考這些問題。

書籍 / 編著

  1. 李文耀、李天佑合著。《教義.神學視角:苦中尋盼》。香港:基稻田出版社,2022。
  2. 李文耀。《戰鬥或共融:當代神學家的教會論》。香港:建道神學院,2017。(2018年度金書獎最佳作品(學術)及最佳作者(學術)入圍作品)
  3. 李文耀主編。《塑造新一代傳道人的神學教育:2016神學教育諮詢會議論文集》。香港,建道神學院,2016。
  4. 李文耀。《為他者的存有:潘霍華的教會—倫理觀》。香港,建道神學院,2015,2016(二版)。(榮獲2015年度金書獎最佳新晉作者(學術))
  5. 黃玉明、李文耀、高銘謙主編。《衝突與和諧:神學、聖經及實踐的反思》。建道神學院創校115周年論文集。香港:建道神學院,2014年。
  6. Lee, Man Yiu. The Church as Person in the Theologies of Dietrich Bonhoeffer, John D. Zizioulas and Jürgen Moltmann. Hong Kong: Nation-Blessings Consultancy Company, 2013.

期刊 / 文章 / 論文

  1. 李文耀。〈十字架的應許〉。歐偉昌主編:《從一粒沙子探看神學世界:羅永光教授六十五華誕暨榮休紀念文集》,頁347-354。香港:宏恩基督教學院,2023年。
  2. 李文耀。〈基督徒位格觀念的政治性含意:再看潘霍華〉。《山道期刊》,第49期(2022年6月),頁63-84。
  3. 李文耀。〈主體之間的相遇交融:潘霍華的講道神學〉。《建道學刊》,第 55 期(2021年1月),頁65-88。
  4. 李文耀。〈歷史、良善與責任:潘霍華的觀點〉。郭清容主編。《辨識歷史—時機.終末.神學家》,頁223-259。香港:德慧文化,2019年。
  5. 李文耀。〈福音的教會:從福音派觀點看路德的教會觀〉。發表於「信義宗神學院週五筵席—神學講座」,2019年3月22日。
  6. 李文耀。〈在自由教會裡重拾洗禮和聖餐的奧秘性:幾位福音派學者的嘗試〉。《建道學刊》第51 期 (2019年1月),頁21-42。
  7. 李文耀。〈釋經的倫理考慮:四個德行〉。發表於「建道神學院教牧及專業進修學院第三屆神學研討會–神學詮釋與教會牧養」,2018年11月7-8日。
  8. 李文耀。〈「在基督裡成形」乃《倫理學》的重要課題〉。鄧紹光主編。《解讀潘霍華《倫理學》》,頁211-237。香港:德慧文化,2018年。
  9. 李文耀。〈讓基督塑造生命的神學教育:潘霍華的觀點〉。張雲開、陳智衡主編。《我信所以說話》,頁343-365。梁家麟院長六秩壽辰紀念祝賀文集。香港:建道神學院,2018年。
  10. 李文耀。〈暴政下的盼望:潘霍華看教會更新與世界重建〉。《建道學刊》第49 期 (2018年1月),頁29-52。
  11. 李文耀。〈從山上寶訓看門徒與公民責任:路德與潘霍華的觀點〉。《建道學刊》第48 期 (2017年7月),頁3-30。
  12. 李文耀。〈行使愛他者的自由:潘霍華看性與婚姻〉。《國學與西學:國際學刊》第12 期 (2017年6月),頁3-12。
  13. 李文耀。〈聖餐的公共性:一個從多角度思考的嘗試〉。《建道學刊》第44 期 (2015年7月),頁63-84。
  14. 李文耀。〈捨棄與擔當:跟隨基督的一體兩面〉。黃玉明、李文耀、高銘謙主編。《衝突與和諧:神學、聖經及實踐的反思》,頁45-88。建道神學院創校115 周年論文集。香港:建道神學院,2014 年。
  15. 李文耀。〈「我信聖徒相通」的當代意義〉。《建道學刊》第42 期 (2014年7月),頁117-143。
  16. 李文耀。〈從靈修到社會倫理實踐──潘霍華的例子〉。《建道學刊》第40期 (2013年7月),頁127-148。
  17. 李文耀。〈潘霍華論戰爭對教會介入公共議題的啟迪〉。《建道學刊》第39 期 (2013年1月),頁117-148。
  18. 李文耀。〈潘霍華的教牧倫理〉。《教牧期刊》第28 期 (2010年11月),頁3-31。
  19. 李文耀。〈矛盾與共融—莫特曼論教會的本質和使命〉。《建道學刊》第26期 (2006年7月),頁 107-127。
  20. 李文耀。〈從政治到生態神學:莫特曼論教會的本質和使命〉。建道神學院神學碩士論文,2005。

其他

  1. 李文耀。〈希伯來書釋經靈修〉。《爾道自建》(2023年4月)。
  2. 李文耀。〈激發熱愛生命的靈性〉。《時代論壇》。第1832期 (2022年10月9日),頁4-5。
  3. 李文耀。〈我把我有的給你〉。《CHURCHazine》。第8期 (2022年7月30日),頁4-7。香港:沙田浸信會。
  4. 李文耀。〈神學與教會〉。《建道通訊》第208期(2022年6月),頁4-5。
  5. 李文耀。〈困苦中述說上帝的真實〉。《時代論壇》第1810期(2022 年5月8日),頁4-5。
  6. 李文耀。〈使徒行傳釋經靈修〉。《爾道自建》(2022年5月)。
  7. 李文耀。〈世界的重建從生命的塑造開始:從潘霍華《倫理學》出發看教會的使命〉。《時代論壇》第1795期(2022 年1月23日),頁4-5。
  8. 李文耀。〈哥林多後書釋經靈修〉。《爾道自建》(2021年9月)。
  9. 李文耀。〈模糊的歷史與實在的應許〉。使命公民運動(面書),2021年2月27日。
  10. 李文耀。〈教會的他者是誰:潘霍華的觀點〉。《今日華人教會》。2020年12月號,頁3-5。
  11. 李文耀。〈在疫情中思考聖餐的意義:為他者行使自由〉。《宣訊》。第248期 (2020年8月),頁3。
  12. 李文耀。〈門徒的生命特質:捨己與擔當〉。《傳書雙月刊》。第28卷。第166期 (2020年8月),頁11-13。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2020。
  13. 李文耀。〈潘霍華看罪與世界的更新〉。《基督教週報》。第2905期 (2020年4月26日),頁7。
  14. 李文耀。鄧偉霖、林惠玲筆錄。〈只要走完我的路程〉。《福徑》。第160期 (2020年4月),頁6-19。香港: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
  15. 李文耀。〈在困境中以基督的心為心〉。《CHURCHazine》。第1期 (2020年4月25日),頁12-13。香港:沙田浸信會。
  16. 李文耀。〈熱愛生命的靈性〉。《宣訊》。第 239期 (2019年11月),頁3。
  17. 李文耀。〈上帝的應許叫人得釋放:路德神學的重心〉。《宣訊》。第 233期 (2019年5月),頁3。
  18. 李文耀。〈上帝在哪裡:向受苦者言說上帝的真實性〉。《宣訊》。第 232期 (2019年4月),頁3。
  19. 李文耀。〈我們都是瞎子〉。《宣訊》。第 223期 (2018年7月),頁2。
  20. 李文耀。〈教會改革從內在激情開始:祁克果〉。《宣訊》。第 217期 (2018年1月),頁3。
  21. 李文耀。〈歌羅西書釋經靈修〉。《爾道自建》(2017年8月)。
  22. 李文耀。〈和平與抵抗:潘霍華的觀點(下)〉。《建道通訊》第186期(2017年1月),頁12-15。
  23. 胡文傑、麥世賢、羅穎珊採訪。〈新世代牧人教育:李文耀、梁俊豪與黃國維〉。《時代論壇》第1532期(2017 年1月8日),頁1-2。[個人專訪]
  24. 李文耀。〈和平與抵抗:潘霍華的觀點(上)〉。《建道通訊》第185 期(2016 年10月),頁12-15。
  25. 李文耀。〈擁抱生命的軟弱:潘霍華的獄中詩〉。《阡陌文藝雙月刊》第七期(2015 年11-12月),頁9-13。
  26. 李文耀。〈知道又聽從:迦百農的污鬼〉。《聖經報》復刊第 55 期(2015 年9月),頁9-11。
  27. 李文耀。〈彼得前書釋經靈修〉。《爾道自建》(2015年1月)。
  28. 李文耀。〈全然信靠上帝〉。《天使心》第104期 (2015 年1月),頁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