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120週年系列】第二篇:把建道從梧州帶到長洲的劉福羣牧師 / 陳智衡

建道聖經學院經過翟輔民牧師、趙柳塘牧師和黃原素牧師帶領後,本來已經由華人領導的建道,因黃原素牧師身體不適的緣故,院長一職再次由傳教士擔任。劉福羣牧師(Rev,William C.Newbern,1900-1972)於1936-1944和1946-1969年間擔任院長一職。 劉福羣牧師應該是擔任建道院長時間最長的一位,故此他對建道的發展有深遠影響。[1]

 

劉福羣牧師是美國宣道差會的傳教士,亦是讓建道神學院於1949年後在香港復校的重要院長。他獻上自己來到烽煙四起的中國,縱然充滿恐懼擔憂,但卻沒有令他火熱的宣教心志冷卻下來。相反,劉牧師所經歷的一切苦難,皆成為他美好的生命見證,激勵往後無數到他方宣教的傳教士。

一、初嘗到中國宣教的現實

劉福羣牧師於1900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格拉布洛(Glassboro,NewJersey),十九歲時被感召,立志到廣西傳教。他在紐約傳教士訓練學院畢業後,於1922年初被派到中國廣西,[2] 那時正值非基督教運動開始不久。等著劉牧師生活和宣教的廣西,沒有捲起衣袖實地參與的人絕不會明白當中的困難艱辛。劉牧師曾說:

傳教士每一天要走三十哩路,睡的是木板床,不時要經過土匪出沒的荒區,有時甚至目睹凶殺死亡。坦白説,我當初剛任傳教士時,根本就沒有準備要過這樣危險的生活。[3]

劉牧師展現出一個真實的宣教面,就是到異地宣教絕不兒戲,死亡每每在身邊出現,因此要有付出生命的準備。準備出發的傳教士定必有一些訓練,而且或多或少會被戴上光環,始終到海外宣教既是出於上帝的呼召,亦是人願意勇敢回應的結果。可是,當傳教士抵達宣教工場後,傳教士與當地人無異。當地人面對什麼生活困難,傳教士也定必經歷。甚至可能因為是外來人士的緣故,不熟悉當地文化環境,故此傳教士所經歷的,可能比當地人更苦。劉福羣牧師表示,他到達中國宣教第二年後,就遇到強盜襲擊他所乘坐的船隊,在槍林彈雨的環境下,只有劉牧師的船隻成功逃離強盜的襲擊。然而,這只是劉牧師在華宣教的開始,他之後不斷看見死亡,恐懼痛苦纏繞著他。最後劉牧師終於醒悟說:

我終於醒悟到我從事傳教工作的這個國家,是一個充滿凶殺暴力的地方。[4]

劉牧師覺悟到他的宣教工場是一個凶殘暴力的地方,內心雖有恐懼害怕,但卻沒有因此而放棄向中國人傳福音的異象使命。劉牧師在中國宣教三年後,與同樣是傳教士的白如雪(MissEvaOber)到香港結婚,之後回美國牧會三年之久。雖然之前的宣教經驗帶給劉牧師他們不少恐懼害怕,但卻沒有影響他們蒙召到中國傳遞耶穌基督的福音。劉福羣牧師一家知道等著他們的中國,絕不是和平安全的中國,但他們亦甘願放下在美國的牧職工作,再次踏進當時充滿苦難的中國。1929年,劉福羣牧師與太太白如雪帶著年幼孩子再到中國宣教。然而,他們抵達後所面對的環境,絕對比之前更困難。

二、上帝恩典與赤色恐怖

當劉牧師夫婦離開美國回到中國後不久,他們就從廣西到百色開荒佈道,可是抵步後不久,當地政府就宣佈與共產黨聯盟。當時共產主義正向世界不同國家擴張,劉牧師明瞭共產黨主義所帶來的恐怖,亦清楚知道它對教會的憎恨,所以劉牧師對這新的政治局面有所驚恐。他們難免為著自身安全及教會物業等事情擔心,例如共產黨把教會的招牌「宣道會」拆下,換上寫在紅色紙上的「將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當地朋友叫他們在這非常時期不要外出,四處瀰漫著恐怖氣氛,而劉牧師亦表示當時「各種恐懼有如洪水氾濫般湧上心頭」。劉福羣牧師雖然面對四周環境帶給他們的恐懼,但上帝不斷藉著聖經和詩歌安慰他們。[5] 他們不住的禱告,求主與他們同在,即使不幸被共產黨所殺,亦得主的平安。[6]

    當共產政府成立後,不斷宣傳共產主義理論,而且更直接用不同的方法攻擊基督教,在報章刊登基督教是罪惡等言論。生活在百色的劉牧師一家四口被善意提醒應盡快離開,可是劉牧師感到帶著兩位小孩難以遠行。當共產黨的壓力愈來愈大的時候,劉牧師收到消息要立即盡快躲起來,有朋友為劉牧師一家預備了藏身地方。後來劉牧師兵行險著,發信給共產黨的將軍,尋求他們保護,回覆是有條件的應允。於是劉牧師可以安全留在紅色政權之下,這讓他們夫婦確信上帝的恩典仍與他們一起。他們在赤色的統治下,生活了兩個多月,直至共產黨離開後,生活才稍為回復正常。[7]

三、逃難與福音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充滿著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劉福羣牧師表示,在連綿不斷的戰爭下,他學習到的功課就是「無論參與戰爭的是誰,教會總得受苦」。[8] 無論是軍閥割據、中國共產黨崛起、國共內戰、中日戰爭等,教會及基督徒必要有所損傷,甚至失去性命。劉牧師後來加入梧州聖經學院事奉後,就與其他老師及同學一起經歷這些戰亂。當中除了汗水外,還有很多的淚水和流血。有次劉牧師一家與林道亮夫婦及建道學生在離開梧州途中,就遇到日本戰機的槍擊。林師母在這次旅途中不幸喪生,安息主懷,另亦有同學被子彈所傷。這次遇襲事件,劉牧師與眾師生努力救助在場的傷患,未信者看在眼內,實在是何等的美事。當中有人因此而倍受感動,後來決志皈依基督,在教會忠心侍主。

然而因著戰爭影響,劉福羣牧師他們不斷往外遷移。在這過程中,劉牧師帶著學生曾到不同地方去,包括曾到藏族等少數民族村落。這樣,福音就隨之傳開,不單漢族聽聞福音,藏族亦因劉牧師眾人到來,也得聞福音。劉牧師他們到村莊探訪,亦曾看見聖經學院學生與藏族基督徒組成佈道隊,進行傳福音的工作,這些事情劉牧師都看在眼內,並且深受感動。後來藏族基督徒接受訓練後,亦會回到自己家鄉傳福音去,福音就是這樣傳開。

四、愛中國人的心不變

抗曰戰爭勝利後,國共隨即爆發內戰,中國共產黨在軍事上漸漸壓倒國民政府。解放軍不斷南下,美國宣道會差會眼見國民政府崩潰之勢已經形成,故此吩咐廣西的傳教士全部撤退到香港。1949年,宣道會傳教士們在香港舉行差會會議,劉牧師夫婦亦因此而接收到新的宣教任務,就是到越南西貢開展華人的福音工作。可是,劉牧師心裏仍記掛著聖經學院的情況,認為神仍沒有顯示出終止聖經學院的工作,他希望留在香港與梧州保持聯絡,於是向差會申請留在香港尋找事奉的機會,最終亦得差會應允。然而,在當時香港的政治環境中,香港將會是中共解放的目標,宣道差會亦預言香港的工作不出五年就會結束。可是,劉福羣牧師卻不相信這些預言,並努力使梧州的聖經學院在香港長洲復校,並且迎接從梧州來的二十位聖經學院師生,讓他們在香港完成最後一年的課程。劉牧師對這屆畢業生特別深刻,並有以下的形容:

我們畢業班的學生剛由赤色中國出來時的情景,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我們本能地知道這些基督精兵將會完成他們最後一年的課程,然後前往世界各處需要福音的地方去。後來果然如此,這一屆畢業班的歷史,就像使徒行傳的續集。他們畢業後,有的去到東南亞、越南、金邊與菲律賓;有的則遠赴加拿大和美國,在華僑中工作。[9]

無論社會時局如何,劉牧師夫婦仍然堅持培訓更多中國傳道工人,故此梧州聖經學院得以在香港延續下去,更多華人傳道承繼前輩先賢的使命,到未得之地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歷史證明劉牧師的堅持是對的,建道神學院往後數十年訓練了數以千計的傳道牧者,在世界各地拓展天國事工。

從劉福羣牧師的生命見證,可看到他事奉的堅忍。宣教生活無時無刻面對死亡的威脅,但劉牧師卻沒有因此而放棄從上帝而來的召命,反而沉著應付,渡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他所面對的每一個難關,都滿有汗水、淚水和血水。他親歷人的生命脆弱,亦多次經歷上帝福音的大能。每一次的經歷,皆成為往後事奉的重要資源。他走過的路,後來的人也必繼續。開荒、吃苦、火熱的傳福音精神,將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五、在香港長洲延續建道故事

建道在長洲復校初期,大多數課程及生活起居等安排,均由劉福羣牧師和師母白如雪負責,由於學生大多在港無親無故,一切均依賴劉牧師夫婦的供應和協助。那時長洲並沒有甚麼公共設施,也沒有自來水,同學們便學習以「開荒、吃苦、火熱」的建道精神接受真理的訓練,而初期畢業的同學,大多是前往東南亞各地宣教。建道在劉福羣牧師帶領下,嘗試廣邀不同的人才到建道開課,亦開展不同的工作,例如胡恩德、趙君影、何義思等,都曾在建道授課。另他也邀請余也魯到建道教授有關文字出版的課程,讓當時的學生懂得如何開展文字福音工作,而佈道團的《播種人》亦因此而出現,同時設立錄音室,讓學生可以參與福音廣播的錄音工作。

劉福羣牧師亦致力於聖樂事奉,翻譯了不少經典聖詩,甚至推動建道舉行聖樂演唱會,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劉福羣於1940年編訂及獨資發行宣道會首本聖詩集《宣道詩》,其後又編譯了《青年聖歌》。他一直有個心願,就是要出版一本不分宗派、中英對照的詩本。此外,他著有《十架與冠冕》、《聖詩漫談》等。劉牧師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服侍達四十六年,於1972年安息主懷。

 

[1] 本文修改自筆者曾發表的文章,並補充了不少有關的資料。陳智衡:〈開荒、吃苦、火熱的劉福羣牧師〉,跨越文化研究系主編:《周流四方:五十至六十年代建道校友的宣教路》(香港:建道神學院, 2017), 頁10-18。
[2] 梁家麟:《建道神學院百年史》 (香港:建道神學院, 1999),頁95。
[3] 劉福群:《十架與冠冕》 (香港:宣道書局,1979) ,頁71。
[4] 劉福群:《十架與冠冕》,頁71。
[5] 劉福群:《十架與冠冕》,頁72-74。
[6] 劉福群:《以弗所書講義》,下載自:http://welsofgrace.com/messages/newbern/faith/index.htm,下載日期: 2014年7月8日。
[7] 劉福群:《十架與冠冕》,頁80-83。
[8] 劉福群:《十架與冠冕》,頁93。
[9] 劉福群:《十架與冠冕》,頁131-132。

原載於《建道通訊》196期,2019年7月,頁5-7。

作者簡介

陳智衡

神學研究部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