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分享】神、人同行 / 陳智衡

一切從上帝恩典開始

自幼讀書不佳,從沒有幻想可以完成高階學位課程,這除了上帝的恩典外,建道師長給予機會和耐心的教導也是重要原因。而這恩典要從領受上帝呼召成為全時間事奉者開始。當我蒙召後,就進入建道神學院接受神學訓練,取得道學碩士學位。在神學訓練期間,得到梁家麟博士和邢福增博士的啟蒙,對中國教會史產生興趣。

使命探索

當神學畢業後,雖然在教會擔任傳道人的角色,但亦在母院以部分時間修讀神學碩士課程,並在邢福增博士指導下進行香港日治時期的教會史研究。在這進修過程中,教會歷史研究漸漸由個人興趣轉化成使命,心底裏渴望可以投放更多時間和心力。然而,自己深知道這是極冷門的研究領域,遠遠不如神學、聖經或實用神學等對教會有顯著的幫助。可是,當經過請教牧長和師長後,自己亦反覆禱告,這使命感就越來越清晰。正正因為華人教會或神學院在這領域開拓的人不多,所以更盼望自己可以委身於重建中國教會史的工程,把被遺忘的歷史重現人間。縱使自己的貢獻甚為微小,可能只是大圖畫的一個小塊,但若能讓今天教會可以認知前人的功過得失,從歷史中學習昔日的屬靈遺產,那已十分足夠了。

進修最寶貴的得着

經過多翻思量後,我就決定報讀建道新開辦的哲學博士課程,並有幸成為該課程的首位學生;而且在梁家麟院長指導下,對自己所屬教會中華基督教會進行歷史研究。這四年重回母院學習,雖然或多或少放棄和犧牲了一些東西,但獲得的遠遠比失去的多。研究中國教會史,最重要是發掘有價值的史料檔案,所以我在學期間曾到國內多個政府檔案館、神學院和大學等尋找資料,並且到美國和加拿大翻閱差會檔案;此外,我亦曾以訪問學人的身份到日本京都生活一年,目的是希望蒐集抗日時期中國淪陷區的教會歷史資料。因在沒有收入下,多個研究旅程的開支甚巨,但在上帝的恩典下,總算平安度過了。雖然投放在進修的金額十分龐大,但獲得的東西卻非金錢可以換取的。然而,這些寶貴東西也非寫了多少篇學術論文或取得博士學位所能夠衡量的。因人生閱歷和眼界被擴闊,這已值回票價了;而且在翻閱檔案史料時,發現很多昔日傳教士和教會領袖有血有淚的故事被歷史洪流所淹沒,這更使我確定要立志在一堆堆殘舊破損的紙章書信中,把他們昔日的貢獻與事蹟整理出來,讓後世信徒可以有所學習,以史為鑑。

除此之外,另一個更重要和寶貴的,就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皆有着太太的陪伴和同行。她是我的代禱者、支持者和研究助理。她曾陪伴我到上海和美國等地作資料搜集,當考慮應邀到日本的時候,她亦毅然放棄喜歡的社工工作,與我一起遠赴日本生活一年。然而,上帝的恩典是人所不能預測的,回港後,太太從前服侍的機構再次聘請她,而新崗位亦讓她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這是我們完全預料不到的事情。我們深信除了是上帝的恩典外,那就沒有其他可能性了。因太太在這四年間完完全全地參與我整個使命尋索的過程,所以今天並非只是我的畢業,而是我們夫妻二人一起畢業。

願一切榮耀都歸給我們的阿爸父上帝。

原載於《建道通訊》168期,2012年7月,頁15。

作者簡介

陳智衡

神學研究部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