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神學綱要」座談會 / 區寶燕
「中色」或「中式」?
每次看見《中色神學綱要》這書名,都會令我聯想起「中式牛柳」,讀起來真是別有一番「風味」。想不到竟然有幸在「建道」的課室,親睹此書作者溫以諾教授的風采。是次座談會於2003年1月22日下午的碩士班「聖經宣教神學」課堂上舉行。除了溫教授之外,還有「三博士」作回應嘉賓:郭鴻標博士,邢福增博士和曾景雯博士,當然也少不了約六十位出席的師長和同學。
座談會甫開始,溫教授即簡單介紹此書原來此書的簡體字版早於1998年付梓,對象是中國大陸的基督教研究學者。現除了繁體字版外,英文版亦快將脫稿。此書以三一神觀作根基,揉合神學,漢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以多元化及跨科際的方法,研究華人神學本色化個案,內容豐富廣博。
第一位回應嘉賓是郭博士,他從神學角度回應。他指出,在從事華人神學研究的諸位中,溫博士是近年能夠提出完整理論的佼佼者。郭博士十分認同溫教授以三一論作為宣教學及處境文化神學的基礎;不過,他也指出既然三一論超越東西文化傳統,又怎能被局限為獨具特性的中色神學的基礎呢?他認為溫教授將「既此亦彼」的東方型神學構思法,附會三一神的團契性,甚具創意;可是,三一神位格間的關係亦有「非此即彼」的成分,聖父不同於聖子,亦不同於聖靈,是故溫教授應該在這方面多作交代。同時,溫教授對西方神學的描述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接下來是邢福增博士從中國文化研究的角度回應。他首先指出神學本色化的目的就是宣教;將基督教中國化,是為了處理中國文化與信仰之間的張力,溫教授在此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邢博士也指出,在探討中色神學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三個偏差:一、為求與文化共通而淡化基督教信仰的特質、二、將「文化」和「神學」本質化(簡化),成為簡單信條;三、缺乏群眾基礎,本色神學未足以針對華人的處境,提出適切的解決方法,能否提高福音果效也成疑。
最後是曾景雯博士從宣教學層面回應。她以圖表講解訊息傳意的理念,指出中國人著重具體關係(concrete relationships)的思維方式;神學本色化就像香港人喜歡吃香港式的西餐——本色化的西餐。溫教授的「中色神學」針對天與人的關係及復和,是中國人有興趣的,故有適當處理方法。神學本色化對宣教的意義十分重要,因為它能消融中國人對基督教信仰的誤解。不過,此書對罪觀的處理稍嫌不足,宜加補充。
除了嘉賓的回應,出席的師長和同學均熱烈地提問:中國人有關「天」的觀念非常龐雜,是否能與基督教的神觀共融?何謂「中色」?與「中式」有何分別?「天人合一」之觀念何以道出中色神學與西方不同?「中國人」是指那裡的中國人?特定的「中色神學」是否有其存在的合法性?為何批評西方神學只集中在「因信稱義」一條?
正如主持是次座談會的溫以壯博士所言這聚會是successful(成績斐然),colourful(色彩繽紛)和fruitful(碩果纍纍)!我們期待溫教授5月重臨香江之時,以他的博學再探討其他課題,諸如「飲食神學」等,以饗讀者!
原載於《建道通訊》131期,2003年4月,頁10。
最新文章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编辑精选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