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是愛——愛德華茲論靈命追求與社會政治參與/廖炳堂

本文旨在研究愛德華滋的神哲學基礎,如何同時塑造了他對屬靈追求和社會政治參與的觀點及實踐。

史蒂佩克(Steven M. Studebaker)的五旬宗政治神學/郭鴻標

五旬宗學者史蒂佩克(Steven M. Studebaker)曾經與威爾金森(Michael…

屬靈觀對社會參與的影響——南非靈恩教會的個案研究/劉達芳

本文以南非黑人五旬宗教會為案例,探討屬靈觀怎樣攔阻教會投入社會改革,以致他們雖然有參與政治的本錢,但仍卻步不前。

莫特曼的聖靈論與傷健共融/馮韻妍

本文以莫特曼的聖靈論去肯定傷殘人士的生命價值和恩賜,弟兄姊妹可以如何透過聖靈的團契在教會內外與他們同行,做到真正傷健共融。…

在亞洲的教會——一種巴特式的默想/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

有見於民族主義在亞洲多國崛起蔓延,對東方的教會來說,如何在聖靈裡彼此合一是眼前的最大挑戰、亦是機遇;對此必須要有嚴謹的神學理解。…

「建構福音派之屬靈分辨模式:愛德華滋和聖依納爵傳統對話 —兼評霍華德的知識論」/廖炳堂

改革宗福音派的神學傳統一向不太重視對感性經歷的研究,所以至今仍未有較完整之屬靈分辨模式。首先,我們嘗試從加爾文主義清教徒領袖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 的神學,論證感性經歷在靈命及神學中的核心位置,並屬靈分辨原則的建構;其次,我們從陶乃(Jules J.…

莫特曼的希望神學與香港教會的政治處境/郭鴻標

本篇文章分七部分:…

靈上加靈——一代忠僕滕近輝牧師之「靈力長進」聖靈觀/蕭錦華

兩個新舊聖靈觀是滕牧師的靈力本位聖靈論體系發展的兩個重要里程碑,拓展了聖靈學的視野和內涵,並對華人教會和神學界在追求正確屬靈方向方面,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宣信博士、滕近輝牧師與宣道會的聖靈觀/黃彩蓮

兩個新舊聖靈觀是滕牧師的靈力本位聖靈論體系發展的兩個重要里程碑,拓展了聖靈學的視野和內涵,並對華人教會和神學界在追求正確屬靈方向方面,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滕近輝牧師論恩典和充滿感恩的事奉生命——充滿積極動力的恩典論/蔡少琪

滕近輝牧師是一位信靠、教導和經歷神浩大的恩典的僕人。本文從三方面談論滕牧師關於恩典的論述:「神主權性的恩典」;充滿積極動力的恩典論;一生感恩蒙恩的僕人。…

聖餐的公共性——一個從多角度思考的嘗試/李文耀

作為基督的跟隨者,教會群體在舉行聖餐的時候不僅重新思想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也得在自身的信仰實踐中向世界展示出另類生活的可能,分享的聖餐觀則指出,基督徒必須在與基督聯合下才能開展新的生活。…

馬丁‧路德的經驗神學與教會神學/郭鴻標

路德神學是一種聖經及信仰神學,路德認為神學是聆聽神的話作回應,根據聖經、信經、主禱文作神學的內容,以十架神學作神學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