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思考道德責任的問題:潘霍華的倫理觀/李文耀

本論文嘗試通過剖析潘霍華的倫理觀,特別是他在參與地下抵抗組織期間著手撰寫的《倫理學》(Ethik)……

靈性上的預備及培育 / 董智敏

多年前,我第一次參加神學院的祈禱會,那一次全體學生跪下,膝下有一個跪墊,我大約跪了半小時,膝下有點痛,我也很好奇,同學們在這樣的情況下,真的能專心禱告嗎?…

依納爵《神操》中抉擇之韻律 / 董智敏

依納爵(Ignatius of Loyola)《神操》(The Spiritual Exercises) 在抉擇(Discernment) 的課題上被稱為分辨的學院(The School of Discernment) ,其中有第一週的分辨指引(Week One Rule)……

The Choice to Stay: A Case Study of Christians During the Hong Kong Occupation (1941-1945) / Chan Chi-hang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Japan successively occupied Taiwan and Korea. By the 1930s, Japan had taken control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established the puppet state of…

巴特論上帝的神聖自我命定與人類的命運 / 陳韋安

「困境」與「選擇」,似乎是一組相對應的詞語。人面對困境,就必然需要作出選擇-這暗示了人的選擇決定了困境的後果。本文將要探討一個更深層次的課題一究竟上帝的決定與選擇如何決定性地影響我們理解人類的困境?…

時代的迴響:王明道日記中的信仰光譜/陳智衡、倪步曉 主編

這書將王明道日記視為歷史的「旁白」,從個人紀錄的角度反映出華人基督教信仰的面貌之一。此書傳達出日記中未經修飾的視角,並能引導讀者了解華人教會中的基要信仰立場、神學觀點………

【代院長的話】傳統與開拓之間 / 高銘謙

越來越覺得,喜樂是一個賞賜,而不是爭取的目標。事奉的喜樂來源往往都是生命的改變與轉化。我很期待看見人因著神的說話而帶來生命的改變、因神的說話而認識耶穌基督………

多元化跨文化宣教準備 / 簡國基

建道廣西梧州聖經學院於1950年在香港復校,當時宣道西差會選用了長洲島上重建後的翟輔民別墅為基址。

跨越文化研究的神學訓練——專訪曾錫華牧師/ 採寫:周翠珊

曾錫華牧師1998年,在宣道會希伯崙堂當部份時間宣教牧師期間,亦加入建道神學院,成為部份時間老師;及後,2001-2006年於華福服侍。在2006年,正式加入建道當全時間的老師………

非常懷念小松老師

小松老師認真的教學,經常掛在臉上的笑容,分享他作長老時的喜與樂,挑戰和辛酸,非常認真指導博士學生的論文寫作技巧,愛教會愛人愛建道。…

我從楊小松博士身上學到的功課 / 鄺炳釗

死亡著實令人感到難過和痛苦,就連耶穌也因為拉撒路離世而憤慨、哀哭。這事記載在我們剛讀過的約翰福音十一章33、35 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