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家】基督教教育課程在建道/黃碩然
建道的宗教教育系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期間,由於教會強調栽培信徒的重要性,曾盛極一時,幾乎大部分同學都以宗教教育為主修。至八十年代初,由於面對九七政權轉移的不明朗因素,宣教之風直捲香江,建道因應時代的需求,開辦宣教系;宗教教育系則開始式微,終於在1985年被劃上句號。期間,教會的教導職事及信徒培訓事工也相形見拙,量的增長幾乎把質的提升覆蓋了!
當二十一世紀將臨之時,教會開始醒覺質量並長的重要性,紛紛以百萬火急的程度,進行培訓信徒。教會教育事工不斷在轉型及革新,有主日學改名為聖經學校,不再單限於主日上課。信徒栽培與訓練職事也逐漸由團契轉移至小組內進行。1998年由於香港面對經濟的萎縮,信徒在緊迫忙亂中生活,有些教會大膽地把主日學的教導和團契的肢體生活合併在同一時段進行。建道的基督教教育系,於1998年在百花齊放的時段中,捲土重來。
碩士課程增設基督教教育(簡稱「基教」下同)主修課程,學士同學雖無主修,但也有不少同學修讀多個基教選科,作好準備,進入教會推動教育事工,培訓信徒,提升信徒的靈命素質。
以下摘錄一些選修基督教教育科同學的見證:
「未進入建道修讀基督教教育之前,我以為基督教教育只是在課室裡進行的教導工作,經過將近兩年的學習,叫我認識到原來基督教教育事工是教會不能忽略或推卻的使命和職事,若推行者能夠掌握理論,並運用在教導工作上,會使教育效果倍增。但在實施教育理念之前,必須留意教會的處境和修練的實際需要,不應不加思索地照單全收。基督教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遠,需要有負擔者不斷的反省,探究,嘗試和改進,使信徒靈命成長,教會也得增長。」——曾智聰(道碩【主修基教】)
「我本身是教牧輔導系的同學,近期卻申請增加基教主修,我為建道第一位雙主修的學生。雖然我因此須多修讀十二個科目,但我認為這樣對我將來的牧養路線會有更大的裨益,是值得的。增加基教主修的意念,源於選修基督教教育哲學科,啟發我對基督教教育事工的興趣和重視,及後我清楚認識到作為一位傳道人,除了必須以禱告、傳道為念之外,教導的職事也是必須的,因此應裝備好自己,才能有效地承擔這責任。再者,信徒需要教導,使他們能按照聖經的真理在世上作見證。作為傳道人,教導信徒的工作是責無旁貸的。」——袁熙群(道碩【主修輔導及基】)
「我認為主的大使命中,教導信徒遵守聖經教訓是教會不可或缺的一環。當今世代,雖然透過資訊可以傳遞各種知識和訊息,但相對之下,直接教育信徒認識聖經真理,其果效會較為理想,因能以生命影响生命。因此我在這四年學習中,修讀了多科基教選科。」——陳武盛(應屆學士畢業生)
「當我上完第一科基教導論後,感到自己對教育事工很有負擔,便繼續修讀基教,雖然基教對我來說仍很陌生,但對我將來的事奉,卻是非常重要,因此惟有透過多學習,多探究,多嘗試及多運用,以達成更佳果效。所以我便選修了多科基教科,包括基教行政,不同年齡階段的事工,課程設計等,深信這些對我將來的事奉都有益處。」——黃海明(應屆學士畢業生)
「我認為接受基督教教育是耶穌基督對每一個跟隨他的人的吩咐,所以每一個信徒都應該明白什麼是基督教教育。從基教課程的學習中,我最大得益是認識到要以學習者為中心來設計課程,並要讓學習者懂得如何活用所學的聖經真理。其次,基教課也讓我認識到釐定教育目標的重要性,幫助我學懂如何按步就班的策劃及設計信徒培訓流程,使信徒不是毫無目的地學習,而是有目標地追求成長。」——黃志衡(應屆學士畢業生)
「基教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因這對我將來在教會事奉甚為重要。回想初讀教學法時,體會到基教與課程設計關係很大;及後於修讀課程設計時,讓我得到更大的幫助,認識到教會每項教育事工,都很需要將內容好好設計。基教也讓我更擴闊自己的眼光,以致在教導不同年齡的群體時,能注意他們不同的需要。」——黃嘉麗(應屆學士畢業生)
「我感到基教是非常重要的學科,特別在過往的實習中,我認識到基教對我最有幫助,也較實用。特別是『課程原理與設計』一科,對我的適切性更大。一般人都有一個錯覺,認為基敎很窄,只是一味教導人讀聖經,但從課堂的學習中,叫我清楚認識到叫人遵行聖經的教訓,才是基教的至終目標。」——蕭寶玲(學三)
「我發覺教會對信徒缺乏有系統及連貫性的教導,上完基教課,我知道惟有認定教與學的方向和目標,才能激勵信徒參與基教的學習。其次,我在未修讀基教課之前做教導的工作,很有錯敗感,如:願意上課的學生愈來愈少,為此我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從讀了基教課後,我開始更清晰自己的角色,明白作為一個教導者,應如何照顧,了解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方面的發展,以及運用適切的教學法來配合他們的需要。」——江愛蓮(學三)
原載於《建道通訊》120期,2000年7月,頁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