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從困局到得著「一心為善的真自由」/蔡少琪
在用局和分化中人心惶惶
經濟低迷,香港人疲乏、憂慮,不知困難的日子何日才終止,不少人感到困局重重,突破無期。個人和家庭在各種壓力下,好像嚴重透支。這困局速成並加深了種種家庭問題,如兒女教育問題等,此外,個人也面對情緒困擾及低落的自我形像等。這困局也造成社會分化。以教育界為例,一方面,超額教師聲淚俱下地要求政府優先安排他們;另一方面,六百名教育學院應屆畢業生要求結束優先聘用超額教師的「凍結期」,爭取公平競爭教席。在這灰沉沉的環境下,基督徒本應更有服事這世代的使命感,然而在禾場有巨大需要的時候,信徒、甚至教會,往往也有許多沒法克服的困難和限制。信徒愈有服事心志,也愈容易產生杯水車薪、自身難保、無能為力的鬱悶。有些教會更在這極需要團結的時刻出現紛爭和分裂,實在令人痛惜。
出路一──擴大我們的視野
要打破困局,首先要調整我們的眼界。耶穌教導我們「舉目觀看」,視野要寬闊一點,才能腳踏實地面對困難。香港面對失業和負資產的困局,世界也在面對重重的經濟陰影。以新加坡為例,樓價比最高峰期下跌約百分之三十七,若連匯率計算(下跌百分之二十),樓價總下跌百分之五十以上。由於接近九成新加坡人擁有私人房子,故難怪有分析家認為相對香港來說,負資產對新加坡造成的影響更為深遠。跟香港一樣,台灣同様面對教育危機。7月16日當地有報道說「執教三十一年教師跪求退休」。地方財政嚴重缺三,退休需要配額,有老師甚至「為了退休而装瘋賣傻,没有尊嚴到極點」。面對中國的崛起,香港競爭力不足,承受很大的壓力,世界也是如此。美國失業問題日趨嚴重,中國成為他們的埋怨目標;然而核心問題是,美國失去競爭力,不少工作才轉移到中國、印度和其他地區。
我們除了要看得闊一點外,也要看得深一點。聖經啟示,我們是落在被罪惡捆綁的世界裡,保羅說:「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又說:「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離敗壞的轄制。」(羅八21~22)經濟發展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解決人生各種問題,也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和平安。以目前的中國為例,經濟沒錯是在騰飛,但社會問題也日益嚴重。中國銀行業就深受多達3,750 億元的杲壞帳困擾;此外,官黑勾結,貪污敗壞,貧富懸殊,環境污染,也是中國潛伏著的種種大危機。
出路二──認識最大的用局
基督徒最可怕的困局,其實是放棄信仰原則,讓自己陷入罪惡的網羅中。本來以「正義之師,解放獨裁」為名的英美聯軍,因謊言和誇大情報,使高舉基督名字的布殊總統成為眾矢之的。天主教的性侵犯醜聞愈鬧愈大,英國《觀察家報》揭發在 1962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曾要求「全世界所有主教」以最祕密的方式處理性侵害指控,並指示他們要嚴守祕密,否則會被逐出教會,《每日鏡報》社評稱這為「我們時代最大醜聞之一」。而最近,美國聖公會更按立同性戀者為主教。在香港,有敬虔的基督徒副校長,因偽造帳目,騙取優質教育基金而被判刑。基督徒在這世代裡不但不能作光作鹽,反而羞辱神和自己的名。彼得的提醒很有意思:「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我們要牢記聖經的教訓,謹記信徒最大的困局是被罪控制。
出路三── 認識真正有價值的生命
面對困局時,我們必須知道怎樣的生命才是有價值的。最近,有一名考第一的十二歲小六女生,於升中放榜前夕,也是她生日前夕自殺,這是錯誤的人生觀帶來的悲劇。馬丁路德在談論基督徒的自由時教導我們,基督徒雖有尊貴的屬靈身分,但我們的外表並不一定與這身分相稱──萬惡的人可以享豐盛,最敬虔的人可以非常寒微。我們口裡說要倣效基督、學習保羅,心裡卻不太願學習他們捱窮受苦。馬丁路德提醒我們:「照我們平常在世的經驗所指示我們的,我們倒為萬事所管轄,受許多苦,甚至於死;不但如此,人愈是基督徒,就愈受兇惡、苦難、死亡的管轄。」若以外表是否豐盛來看人生,我們的主和眾使徒便可謂沒有甚麼價值了!保羅有一個很重要的反省值得我們深思:「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林後五16) 基督的生平和復活提醒我們,今生是我們所寄居的;並且神所看重的不是外貌,而是內在和永恆的生命。
出路四——得著「一心為善的真自由」
宗教改革時期有一個核心教義和大辯論,就是「意志的捆綁」。馬丁路德在「論人意志的捆綁」中強調,我們在罪惡中失去「行善的自由」,只有「行惡的自由」。因此,惟有神恩典主動的臨在,人才能靠神得著「一心為善的真自由」,這就是福音和信徒生命最寶貴的地方。這種自由是世人所沒有的,也是我們要看為極寶貴的。雖然目前生活的困局雖似乎難有突破,但這些都不能拿走我們「一心為善的真自由」。這也是聖經一貫的教導;正如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仇敵,保羅提醒我們「要以善勝惡」,彼得要我們「一心為善」一樣。耶穌在十字架上力量微弱,在極痛苦中,祂仍用祂有限的氣力幫助囚犯得著樂園的福氣。保羅雖多次被打,仍有自由帶領獄卒全家歸主。所以無論處境多難,我們仍然可以「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在聖公會按立同性戀主教事件中,非洲教會的表現令人尊敬。雖然批判富裕的美國教會可能要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激烈批判美國的尼日利亞聖公會大主教 Peter Akinola 也告訴會友,他們會失去很多經濟援助,但他堅持說:「這(按立同性戀主教) 是對神的教會的攻擊──一個撒但式的攻擊。」(This is an attack on the Church of God-a Satanic attack on God’s church.) 在困境中我們能力可能減低了,但行善心志卻可增加。馬其頓眾教會的榜樣值得我們深思:「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林後八2)一杯凉水、两個小錢,都是主所重視的。困局的出路,就是不定睛在困局上,轉而以如何持守「一心為善的真自由」為目標。這樣,我們就能得著保羅知足的秘訣,和最寶貴的成就──蒙神喜
原載於《建道通訊》133期,2003年10月,頁4-5。
作者簡介
蔡少琪
院長
最新文章
敘神敘人之爭:腓立比信徒的身份塑造與靈性追尋/葉應霖
2024 年 8 月 7 日
在德國歷史文化處境的神學發展—《當代德語神學:從認信教會到正義和平神學倫理》新書對談會
2024 年 6 月 21 日
建道通訊216期
2024 年 6 月 1 日
编辑精选
【公告】資源庫試用
2023 年 8 月 30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