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為貴——從中國人的面子觀念探討華人牧者如何處理同工間的人際衝突/趙偉舜
趙偉舜
撮要:
本文先從三位華人學者朱瑞玲、陳之昭和黃光國對面子的研究,初步探討中國人的面子觀念。然後從面子觀念檢視華人牧者三個角度對教會人際衝突的處理模式,蘇文陸從教會行政的角度看衝突的處理,陳校慈著重靈命塑造層面,游宏湘和邱清萍從牧養的角度探討。「以和為貴」是中國人社會對人際衝突的遠景。陳校慈指出衝突傷害了個人尊嚴,丟面子﹔所以復和之先,要恢復對方對尊嚴,得面子。游宏湘與邱清萍提出界定權責與期望,如同中國人的正名,為社群界定各人的角色。文章最後,從兩個模擬的同工衝突個案,探索如何建立合乎面子觀念的教會人際衝突處理模式。作者總結,在教會衝突中,愛與合一是復和的基礎,實際的行動是按部就班地恢復雙方的面子、建設性的對話和健康的關係。
原載於《教牧期刊》23期(2007),頁197-231。
最新文章
【中文利未記註釋 高牧師《利未記》獲台灣著作奬】
2023 年 2 月 1 日
1219「變幻時代中的接棒」:近代基督教史學術研討會
2022 年 12 月 19 日
差傳、基要與自立實踐:基督教宣道會華中教區的宗教傳播及其身份建構的探析(1889-1951)/倪步曉
2022 年 11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