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後現代思潮對信仰的衝擊—由解構理論說起 / 郭偉聯

在近年,後現代理論對基督教的影響,引起不少華人基督徒學者的爭論。筆者希望在此介紹解構思想的一些特點,並提出解構實踐往往因其背後意識形態,而成為一種「虎頭蛇尾」的解構。對解構主義者來說,解構並不是破壞而已。德里達 (Jacques Derrida) 指出,解構並不是純粹的「破壞」:「我時不時地用了解構這個字眼,但它與破壞性毫無關係。」[1]林春明對解構有以下的介紹:「所謂『解構』,即是要解除形而上的哲學理論。在解構過程中,把形而上的規律、系統一一重新建立起來;而在建立的過程中,又同時把它除掉,故稱之為「延異』。……他認為對於存在是無法下定義的……因此,德里達的解構主義主張,存有的意義不可能一次就獲得解決,因為根本沒有所謂存有的意義,亦沒有真理。」[2]所以,我們可見,德里達的解構其實是對形上學存有與存在物之二分的徹底批判,甚或他這種對現代性的批判,是近於虛無主義。「當德理達把『現時存在』解構掉,他不是為了建立另一種形上學……而是要突顯這個無所是又無所不是,甚至差異延後亦不足以道也的耍玩運作。因此,為了不使形上學重新復辟,他進一步把解構也解構掉了……如此浮現在我們面前的,不正是尼采為了抗拒近代哲學所表現出虛無主義的種種隱喻 (metaphors) 嗎?」[3]其實德里達在亦有言論表達對采式的嬉戲的嚮往:「尼采式的肯定——供積極闡釋之用、對世界自由嬉戲的愉快肯定、既無真理、又無本源之說,則是它〔解構〕的另一層面……它在得不到安全的情況下做遊戲,因為這裏有一種確然無疑的自由嬉戲,它局限於既定的、存在的,此在成分的置換。肯定還以絕對偶然性的形式屈從於發生的不確定性,屈從於印痕的生發性冒險活動。」[4]不過,對德里達而言,嬉戲似乎不但沒有使人成為真理的中心,反而是要顯出人不能找到所謂「存有」或「真理」:「它肯定自由嬉戲,試圖超越人和人文主義;人的名稱只是一種存在的名稱。」[5]從這樣而言,解構要我們成為虛無主義者,在嬉戲中,既遇見真理(嬉戲的愉快),亦否定遇見真理;由此信仰便進入一個個人而又神秘的境地。但筆者認為,解構對基督教最大的衝擊是運用此策略的人背後往往有受其「意識形態」所右左的議程,如伊果頓 (Terry Eagleton) 指出,「解構根本是一種政治實踐」:「是企圖摧毀一個特定思想體系、以及其背後整個政治結構與社會建制所賴以維持生機的邏輯。他不是荒唐地想否定世上有相對確定的真理、意義、同一性、意圖、歷史的連貫性,他是想將這些東西當成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歷史結果研究——當成語言、無意識、社會制度與實踐的歷史結果。」[6]這種嘗試在華人社會的最佳例子,就是周華山以解構來支持其對同性戀的立場,及排拒保守教會的觀點。因而很有趣的是,這些人往往在建立其意識形態的觀點時,忘記對自己的思想進行解構。或者,解構對真理的失落及其在應用上顯出的偏頗,是揭示當世界不能在人文主義式的形而上學建立真理,但又拒絕認信接受絕對的他在——上帝對世界的介入,而使世界成為一個封閉的、自我隨意(或是由權力左右)組構的系統的結果。由於空間有限(實際上我已超出了主編所訂的八百字大限),筆者不能再有太多的討論,但希望可讓讀者對現在的解構理論有多一點理解,及明白真正的解構實踐,會是自我解構的,而這會引帶人們落入虛無主義或神秘主義中。

註:
[1] 雅克·德里達:〈結構,符號,與人文科學話語中的嬉戲〉,收王逢振等編:《最近西方文論選》,(漓江:1991),頁153。
[2] 林春明:〈後結構主義與差異哲學》,《哲學雜誌》,第4期(1993年4月),頁47。
[3] 蔡錚雲:〈後現代的哲學論述是如何可能的?——德里達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解構〉,《哲學雜誌》,第4期(1993年4月),頁62〜63。
[4] 雅克·德里達:〈結構,符號,與人文科學話語中的嬉戲〉,頁148。
[5] 雅克·德里達:〈結構,符號,與人文科學話語中的嬉戲〉,頁148。
[6] 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3),頁185〜186。

原載於《建道通訊》115期,1999年4月,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