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父母」/黃天逸

母親──常被視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的「依附對象」,縱使傳統上「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難以在現今社會維持下去,然而,對孩子教養的、或是情感上的需要,仍然以母親為主要的照顧者。父親的角色卻一如過往般,被視為「賺取麵包的人」,並且只在母親無法處理孩子問題時才偶然參與其中。

十二歲的文仔被母親視為反叛麻煩人──所有從母親而來的要求都未能達到之餘,更言語粗鄙、態度傲慢,除了令母子關係非常惡劣外,更令母親出現情緒問題。文仔母親看到有些家庭父母兒女整整齊齊上教會,既生羨慕,又生難過,對自己的反叛兒更不欲多談,免得人家説她教兒不善,或是把話傳回文仔耳中。只好安慰自己,也有好些少年人升中後沒上教會,暴風少年都是一樣吧!

文仔父親──陳先生工作穩定,入息高,常埋首工作,好為家人維持高質素生活,卻是典型的「缺席父親」(absent father)。只是太太再無力處理兒子的問題,更情緒不穩,最終他們選擇了尋求家庭治療師的協助。

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庭會面,陳先生終於明白到「父親若能參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裡,對孩子各方面都會帶來正面的影響──較少出現行為偏差,學業成績較好,經濟狀況也較理想」[1]。於是決心離開他的安舒區,走進妻兒關係的漩渦裡。他主動地帶兒子出外參與一些刺激而變化多樣的活動,並且陳先生那份男性獨特的性情逐漸成為了文仔學習的榜樣,將精神力量放在作好男孩子這性別角色,帶給兒子成長環境中全新的體驗。父親的加入,除了紓解了母子之間的壓力外,陳太那份母親的性情亦轉化成家中這兩位男士之間的潤滑劑,使親子關係得到大大的改善。

除了影響行為,父母親對於兒童性別角色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發揮不同的角色功能。男性往往被要求具備「工具性」、「主動性」的特質,例如:自我肯定、追求成就、獨立勇敢、決斷等;而女性則被要求具有「人際互動」、「情感表達」的特質,如順從、依賴、細心、敏感、富同情心等。因此,任何一方的缺席,將破壞孩子完整和諧的人格成長。沒有父親的男孩或沒有母親的女孩,在性別角色的學習上缺乏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因此,他們在性別認同和角色行為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現偏差,最終有可能導致角色的培養失效,造成了中性化、甚至戀父/母情結。

若我們將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問題、甚至性別危機訴之於其個人成長的責任,而淡化父母所要承擔的本分,礙於面子或種種忌諱而不與人分享、求助,將難以幫助孩子解決真正潛藏心中的困擾!

 

註:
[1] 參Edited by Sean E. Brotherson and Joseph M. White: Why Fathers Count: The Importance of Fathers and Their Involvement with Children(TN: Men’s Studies Press, 2006),第一章。

原載於《宣訊》195期,2016年3月,頁5。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黃天逸

實用神學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