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增 /  黃忠

「門徒訓練」這句詞句,在華人教會已經是很通行,形式包括退修會、學校、專題、研討會、團契或主日學的一部份、細胞小組和大型有系統的機構或教會工作。時間可以由三幾天至三幾年,使用一對一或小組,有整體的課程、或影印資料、或甚至祗用聖經。其中的複雜的程度和在各方面的異同點,使到這個詞句,在不同的人和組織的口中,會帶來相差可能甚遠的意思,引至此「門徒訓練」與彼「門徒訓練」其實是兩回事,第三者則更是聽得糊塗。但要統一起來,卻不容易,可能要靠神蹟了。

究竟「門徒訓練」的作用是甚麼?在不同的定義和形式,通常都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幫助一個已信了主的人,在屬靈的事上有長進;可多可少,可快可慢,可以有實際的經歷或祇是一些理論上的認識,可以跟他人學習或自己修練。總之,學習者在「訓練」之後,是比較在學習之前有較多的知識或經歷。

從以上的角度來看,「門徒訓練」需要注重一點,乃是倍增(Spiritual Multiplication),其基本意思就是當一個人接受了訓練之後,要有足夠的知識和經歷去幫助另一個人增長,如此類推,不停地傳下去,人數越來越多,訓練者和受訓者都會增加,各人都得到幫助。

沒有倍增又如何?後果至少有幾點:

(1)因爲訓練的目標不包括那接受訓練的人可以去訓練他人。所以內容就可能祇是個人的增長,沒有了整體或長遠的異象。

(2)既然不需要他們去訓練别人,至終學習到的程度,可能不需要或不會很深入,甚至對聖經、教會、靈修、傳福音等祗有些少的認識,就算是完成了那套的「門徒訓練」,不一定要達到成為一個可以自立的全人基督徒。

(3)祗是靠着幾個人去訓練他人,在有限的人手和時間之下,得着訓練的人數也會少。

(4)當這個訓練他人的人不再存在的時候,就更少有其他好的機會去訓練門徒了。

(5)因爲訓練者的知識有限,他品格的特色、和使用的方法不變,長久下去,就不會有突破和創新。

(6)福音要傳遍普天下。但當祗有少數人可以訓練他人,就有如單靠宣教士到世界各地傳福音和植堂一般,結果不會好,質和量都有損。

要完成一個如此重大的大使命,使萬民作基督的門徒,我們用了千多年的教會增長的加數方式(Addition),至今祗是有百分之四的人口是基督徒,很明顯是有問題的。答案是在倍增的傳福音和門徒訓練。

「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

「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四:9上)

「弟兄們,你們要一同効法我,也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的榜樣行的人。」(腓三:17)

在多種「門徒訓練」的模式中,現在並不是要求統一,因爲各有長處,各有對象。但是,若要成爲一個完整的「門徒訓練」,倍增是不可少,必須是任何一個系統中重要的一部份。

主再來的日子是個謎,在一九九七年之前嗎?沒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是越來越近。按着現時的增長速度,教會是在後退。祇有回復新約時代的倍增方法,才可以保持現況和有向前增長的機會。

「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廿:21下)耶穌徹底地訓練十二個門徒,並七十個傳道人,又有一百廿個跟從祂的人,當祂離去後,一切工作都放在這些人的肩頭上,從他們開始,倍增下去,至到主後大約三百年,有些學者估計羅馬帝國的人口,有四份之一是信徒,祗是後來教會忽略了這個異象,就開始後退了。(請細心參考早期教會的增長方法,比較一下近代和現今的策略。)

我們也照樣的被差遣,倍增傳道訓練。

原載於《建道通訊》47期,1983年4月,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