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簡介 / 郭偉聯

隨著國家實力的提升,中國是現今全世界關注、炙手可熱的對象。但回想十六年前,中國對不少華人/香港教會及基督徒來說,是陌生、神祕甚至對之憂心忡忡的國度。建道神學院的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下簡稱「文化中心」)便是在華人教會「中國熱」開始以先,於1993年成立。「文化中心」的創立,說明了建道對中國長期的擁抱與承擔──她認定自己乃植根中國的神學院。

十六年來,我們秉持中心成立時的異象:1. 將「中國」因素引入香港的神學教育及神學研究中;2. 將「福音信仰」因素引入中國教會及知識界。「文化中心」不論在研究、教育和人材培訓及學術交流都果實纍纍。研究方面,「文化中心」在短短十多年,已在中國知識界發揮了重要的先導作用。我們在中國教會史研究、華人神學研究及中國斯伊蘭教研究的範疇裡,都擔演著重要的角色。單是中心出版的書籍,已有二十八種之多。研究生的論文出版成書,也有四種。我們與香港浸會大學合辦兩年一度的中國教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到今年已是第六屆。

今日的「文化中心」擁有一支熱愛中國、服侍教會、投入研究的隊伍。常駐中心的教授有郭偉聯博士、劉義章博士及馮榮耀博士,擔任研究員的教授有梁家麟院長、甘汝誠老師、郭鴻標博士及黃玉明博士,其他研究人員包括梅璧珠女士、李詩琳女士、鄞穎翹女士及陳智衡先生等。現今主要的研究範疇有五個:中國教會史、華人神學屬靈傳統、中國伊斯蘭教研究、基督教與當代中國社會,及中國猶太人研究。「文化中心」同工在2008-2009學年一年間,完成及發表的研究成果超過十個:

  1. 陳智衡:〈抗日時期的軍人服務──基督教負傷將士服務協會史述〉
  2. 鄞穎翹:〈1937-1945年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教關係〉
  3. 黃玉明:〈《古蘭經》中有關耶穌的啟示〉
  4. 郭鴻標:〈自由主義神學轉型下巴特的神學知識論〉
  5. 劉義章:〈患難艱苦與共:司務道教士在陝南〉
  6. 劉義章:〈試論林則徐和左宗棠與穆斯林同胞和伊斯蘭文化〉
  7. 劉義章:〈香港一個穆斯林家族的移民史初探〉
  8. 郭偉聯:〈抗戰時期的學生佈道運動:兼論社會及教會轉變〉
  9. 郭偉聯:〈明代回族與基督徒社會生活的比較研究:外來宗教如何植根中國社會的歷史探討〉
  10. 郭偉聯:〈教會與社會轉變及和諧:十八世紀英國政教關係的歷史對今日中國的啟迪〉
  11. 郭偉聯:〈公民社會與教會的復和及醫治功能〉

在研究資料徵集方面,我們會繼續著力充實我們的資料庫,歡迎不同的教會及群體將文獻及資料(例如宗派及堂會的紀念刊/照片/文件、六十年代以前的基督教出版物、教牧個人手稿/照片等)捐贈「文化中心」,也歡迎不同人士利用我們的館藏,進行研究。

研究活動的活躍,也促進了教育學生的效能。主修「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下簡稱「文化主修」)的同學,至今已有7位在攻讀或已完成博士學位。更重要的是,「文化中心」在這些年來訓練了一批具有中國文化視野,心繫家國,委身福音的上帝僕人。「文化主修」的畢業同學大多在不同的教會及福音機構投入中國事工行列,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他們是將「福音信仰」因素引入中國的中堅。「建道人」在中國教會裡不會只是一所「百年老店」的「歷史產品」,他們是在今日仍忠心地服侍中國教會的學者、牧者與傳道者。

除了「文化主修」課程外,我們從2006年開始,每年在暑期舉辦普通話營會,平均有二百多人參加。在2008年,我們開始了普通話教牧學碩士密集課程,至今已有六十位資深牧者為學員。馮榮耀博士亦在今個學年(2009-2010)加入「文化中心」,出任普通話課程主任,推動這課程的運作與發展。我們希望這些課程能幫助操普通話的海內外教牧同工及信徒,鞏固他們的神學及牧養裝備,強化他們的服侍效能。

學術交流方面,「文化中心」在早期已與國內及台灣的大學建立了交流、互訪、研討及教學的活動。十六年間,已有不少國內、外學者在我們中間進行交流。僅僅在過去一個學年,我們便舉辦了七個不同規模的學術講座或研討會:「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在中國的狀況、發展與對話研討會」、「抗日戰爭與中國教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從近年中國電影看人性及神學反省的切入方法」、「因信如此抉擇」、「教會倫理、公共倫理與中國社會」、及「當代中國處境下的宗教與法治」,有60多位來自兩岸三地、日本、英國、美國及澳洲的學者參與或主講這些學術活動。我們的哲學博士生陳智衡先生亦獲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學邀請,於2010年3 月到該校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習,為建道研究生外派交流學習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以上是「文化中心」的工作的簡單介紹,它們是歷任中心同工努力的成績,也見證著華人教會關心中國的軌跡及上帝的恩典。展望未來,我們認為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及宗教的互動會愈發頻繁及多變,我們也相信福音信仰在社會發展上可扮演正面的角色,這些種種都是我們未來研究及服侍的機遇及挑戰,期盼您在禱告上支持我們,並踴躍參與我們的活動與事工。

原載於《建道通訊》157期,2009年10月,頁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