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與學術研究 / 劉義章
上學年伊始研究中心同仁決定在過去的基礎上,增強中心學術研究和出版工作的力度,同仁就各自學術興趣範疇擬定一個三年(2009至2012)研究寫作和出版計劃;並於2009年2月作出了相關規劃,簡介如下:
研究課題 | 寫作/出版 | ||
劉義章 | 1. 族群與基督教
2. 中國伊斯蘭研究 3. 來華宣教士研究 4. 蔣廷黻博士日記翻譯 5. 長洲歷史與文化研究 |
1. 〈患難艱苦與共:司務道教士在陝南〉
2. 〈試論林則徐和左宗棠與穆斯林同胞和伊斯蘭文化〉 3. 〈香港一個穆斯林家族的移民史初探〉 4. 〈基督化教育與蔣廷黻(1895-1965):一個學者政治家的陶塑〉
|
|
郭偉聯 | 1. 神學: 知識論、三一論、神學語言
2. 〈George Lindbeck與Kevin Vanhoozer神學方法論的比較〉 3. 基督教與社會轉變 –中國教會40年代至現代青年運動、抗戰時期學生運動 4. 中國神學 5. 中國伊斯蘭研究 |
1. 〈香港保守青年基督徒與教會轉變:般福堂的歷史研究〉
2. 〈抗日戰爭時間的學生佈道運動史述〉 3. 〈香港青年福音派基督徒與教會及社會轉變:突破機構的研究〉 4. 《十八世紀英國福音主義與社會轉變》 5. 《生命神學:從賈玉銘看中國基要神學》 6. 《楊牧谷神學研究》 7. 〈明代回族與基督徒社會生活的比較研究:外來宗教如何植根中國社會的歷史探討〉
|
|
梅璧珠 | 香港五旬宗教會歷史研究
|
香港五旬宗教會歷史初探 | |
陳智衡 | 1. 抗日時期中國教會史
2. 中國教會合一運動研究 3. 香港教會史研究
|
1. 博士論文研究:
〈中國合一教會: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 2.〈抗日時期基督教會的軍人服務:基督教負傷將士服務協會史述〉 3.〈自立與合一: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研究〉 4.〈中港教會的割斷與延續:從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第六區會到香港區會研究〉
|
|
鄞穎翹 | 博士論文研究:北京家庭教會的發展與狀況
|
1.〈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夫婦的信仰〉
2.〈近年有關家庭教會的研究〉 3.〈改革開放以來北京政教關係〉
|
中心研究路向仍將沿著創辦時的宗旨:即1. 將「中國」因素引入香港的神學教育及神學研究中;2. 將「福音信仰」因素引入中國教會及知識界。同時,緊貼新時代教會的需要,為相關社會議題作嚴肅的學術探討。中心同工所進行的研究反映了這個取向,從而為基督教教會本色化(中國基督教)發展進程作出應有的貢獻。
展望今學年(2009-2010),隨著甘汝誠教授和黃玉明博士兩位同工於安息年假後歸隊,加上郭鴻標牧師、馮耀榮牧師和李詩琳姊妹先後加盟,中心研究隊伍日漸壯大。研究範疇和課題亦相應獲得開拓:包括甘汝誠教授主持的中國猶太人歷史與文化研究;馮耀榮牧師主持的舊約聖經敘事文體研究;黃玉明博士主持的伊斯蘭研究、異端研究和性別研究等;郭鴻標牧師主持的基督教倫理與華人社會、職場神學和法律與神學等;李詩琳姊妹主持的從敍事文體的角度探討暗嫰與他瑪的故事;以及梁家麟院長主持的華人神學屬靈傳統等。
此外,中心作爲推動學院學術研究的部門,將為同仁架設好一個研究以及院内外學術交流平臺;對此,中心同仁深感責無旁貸。我們期盼發揚中心創立以來的優良學術研究和出版傳統,努力完成學院所託付的使命。
原載於《建道通訊》157期,2009年10月,頁7。
最新文章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编辑精选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