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和失敗都是習慣/呂焯安

人是靠習慣過日子

「成功和失敗都是習慣!」這是東歐猶太人的一句諺語。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見《漢書.賈誼傳》)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穩固。有人講過這樣的一句話:「三十歲以前,人生就是養成各種不同習慣;三十歲以後,人生就是靠這些習慣過日子。」

習慣是指「在長時期裡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它是我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是在重複出現且有規律的刺激下形成的,並且在大腦中建立了穩固的神經聯繫;只要再接觸相同的刺激,就會自然地出現相同的反應。從心理機制上看,它是一種需要;一旦形成習慣,就會變成一種需要;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感到很不舒服。例如:嬰兒啜手指;成人飲咖啡。

養成好習慣的要訣

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四方面的要訣:

1. 習慣的養成是用一種習慣替代另一種習慣

好習慣是一種理性的行為;壞習慣則是一種惰性的結果。壞習慣的養成都歸因於「懶惰」和「縱容」。要養成壞習慣非常容易,只要稍為放縱,懶於更正或學習,則惡習必成。只要認準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去做,克服自身的惰性,最終就會成功。例如:吃得健康,自然就等於除掉吃得不健康的壞習慣;聚會早到就不會遲到。

2. 習慣是毅力的表現

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一個習慣的形成至少須要重複二十一次。要養成一個新習慣以取代舊習慣,就要有很大的自覺、毅力與勇氣,才能成功。太空船升空登陸月球的旅程中,最耗能量的不是飛向月球的二十五萬英哩,而是脫離地心引力的最初幾英哩。要鍛鍊養成習慣的毅力,鼓足行動的勇氣,必有所成。

3. 好夥伴有助習慣的養成和堅持

墮落的罪人容易順應肉體的情慾行事。身邊結交的友朋也會加深不良的影響(參箴二十二24,二十三20)。基督徒也是沒有可誇口的,因我們只不過是蒙恩的罪人,仍需要時刻仰望聖靈的幫助。從實際的情況考慮,結合同心同行的主內友伴,成為祈禱伴侶,事奉拍檔,運動對手等,絕對有助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堅持。

4.養成恆常反思「習慣」的習慣

人應該「支配」習慣,而不是被習慣「支配」。人最有價值的行為是自省和反思。 要學會支配習慣,就要養成反思「習慣」的習慣;堅持剔除惡習,恆心修養出使人的品格日臻完美的好習慣。二○○三年SARS肆虐,使人們痛下決心,以良好的衛生習慣取代不講衛生的壞習慣,如用公筷、勤洗手、有感冒時要戴口罩等。

坐言起行:誠邀你從下面三個範疇,透過反思你的生活習慣,來「重整生命」。不要心急,每個範疇先選一方面;做好後,可以在團契/小組分享,請他們提醒和支持你。身體方面:作息、飲食、運動等;思維方面:閱讀、分享、討論等;靈命方面:讀經、祈禱、靜思等。你要告別甚麼壞習慣,而取代它的又是甚麼好習慣呢?

「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立14)

「……在敬虔上操練自己。  」(提前四7)

原載於《宣訊》148期,2012年4月,頁2。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呂焯安

實用神學部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