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退到曠野歇一歇/呂焯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系敎授戴蒙(Jared Diamond),在近著《大崩壞一人類社會的明天?》(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or Succeed?)中,發表了一系列精彩的歷史/文化論述:從史前時代波里尼西亞人在復活節島發展的文化説起,有系統地深入探索和分析各個古文明崩壞的原因,提綱挈領地歸納出五大因素: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人口增長過速、與貿易伙伴關係中斷,以及來自敵人的壓力等。[1]可幸,今天我們已日益關心地球的生態環境,但消費主義和不斷製造垃圾的生產模式,仍然令人對早晚會來臨的生態災難憂心不已。
對於個人的生命,許多人也採取「消費主義」的態度只有消耗,沒有補充。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身體不斷消耗,飲食和作息嚴重失衡,造成現代人的健康大不如前。[2]基督徒的生活又比一般人更忙碌。一般信徒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外,還要參加敎會的活動和事奉,往往一星期七天都「全速前進」,周而復始,傳道人就更不用説了。這種生活模式顒然有違耶穌的敎訓。耶穌在訓練門徒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建立合適的作息節奏。在馬可福音六章,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去傳福音和服事人,並給予權柄制服污鬼(可六7~13)。門徒在道初次的傳道旅程中,有令人非常興奮的經驗。他們歸來後都雀躍萬分、急不及待向耶穌報告一切所作的(可六30)。但耶穌沒時間聽他們的彙報。祂更關心如何幫助門徒掌握合適的作息節奏,好叫他們的事奉生活可以持久,而不是讓他們陶醉於事奉的成就,或是沒有節制地追求擔負更多事工。耶穌對他們説「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可六31)。事實上,耶穌經常被群眾簇擁,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許多時候忙碌至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參可一32~35、45下,二13,三7~10、20,四1,五21等)。所以他深深明白,人的需要是無法完全滿足的。要維持長久而有效的服事,必須經常有「退到曠野歇一歇」的時間。
上帝是創造的主宰,我們是受造之物。只有上帝是無限的,能夠完全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我們並不是上帝,是有限的,在時空的限制下,在肉身疲累的限制下,我們在關係、情緒、精神和屬靈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限制。因此,上帝在創世之時設定安息日,就是顧念人的需要。或許,我們都不由自主埋首於忙碌的生活中,但也應該細聽耶穌説「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願意我們都致力憑信心,在百忙中抽空進到密室,與主同在,享受安歇,重新得力。[3]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十六10)
註: [1] 賈德戴蒙:《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台北:時報文化,2006),頁36~41。 [2] 參:〈70萬港人患脂肪肝:勞碌多吃肉致病〉,《明報》,2006年5月28日,〈http://premium.mingpacoo.m/dm/Content_News.dm?Channel=gb&Path=33501081761/gob1dm〉(2006年5月28日下載);〈前列腺癌病人增倍男士「多鬱結」少吃蔬果〉,《明報》,2006年4月13日,〈http://premium.mingpao.com/cfm/Content_News.cfm?Channel=gb&Path=167504448555/gok1.dm〉(2006年5月28日下載)。 [3] 有興趣的教牧同工,可參呂焯安:〈教牧生命成長一一生涯與事奉·健康與安健〉,《教牧期刊》第19期(2005年11月),頁3~79。
原載於《建道通訊》145期,2006年10月,頁4-5。
作者簡介
呂焯安
實用神學部助理教授
最新文章
敘神敘人之爭:腓立比信徒的身份塑造與靈性追尋/葉應霖
2024 年 8 月 7 日
在德國歷史文化處境的神學發展—《當代德語神學:從認信教會到正義和平神學倫理》新書對談會
2024 年 6 月 21 日
建道通訊216期
2024 年 6 月 1 日
编辑精选
【公告】資源庫試用
2023 年 8 月 30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