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道自建」聖經講座/「小人物、大故事」系列】夏甲的眼淚

馮耀榮牧師:主題﹕ 夏甲的眼淚

「爾道自建」聖經講座 — 「小人物、大故事」系列
主題﹕ 夏甲的眼淚
講員﹕ 馮耀榮牧師

0:00:00 (主題:夏甲的眼淚  講員:馮耀榮牧師)
0:00:07 介紹馮耀榮牧師。
0:01:42 馮耀榮牧師介紹創世記裡的夏甲。(身份:僕人、妾侍、二奶、埃及人、作為禮物)
0:05:48 講座的重點為找出人物好的東西,從而學習。但夏甲某情況下沒甚麼值得學習。
0:06:40 夏甲的故事:夏甲重覆犯錯,於創世記中兩次被趕走。
0:07:20 阿伯拉罕為與撒拉所生的以撒聚妻預備十匹駱駝;而送走與夏甲所生的以實瑪利預備了一袋食物及一袋水。以證不公平於妾所生的。
0:08:33 夏甲被趕走的原因:生以實瑪利後小看撒拉。夏甲的兒子嬉笑,有學者指出可能是以實瑪利戲弄以撒。
0:11:09 夏首次被趕走後很傷心時,得到神的恩待,神也賜他一個兒子名叫以實瑪利,就是「神會看顧你」的意思。但第二次被趕走卻忘記神看顧。可見夏甲在兩次被趕走後仍沒什麼成長。
0:13:50 講座的副題為一種感情,人性中的感情,學習未必是重點。
0:15:03 經文:創世記21:14-21
0:18:00 解釋創21:16中的「一箭之遠」及聖經的表達方法。
0:21:45 使用「一箭之遠」因為以實瑪利日後成了弓箭手帶出聖經的表達手法。
0:25:20 使用「一箭之遠」表達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距離,21章母子間的距離。對比22章亞伯拉罕獻以撒中所表達的父子間的距離,再引申神人關係。
0:28:10 夏甲的說話表達她逃避到與孩子「一箭之遠」的距離。
0:29:58 夏甲面對孩子的死選擇了逃避而沒有選擇祈禱,對比神上一次的恩待發現她並沒有成長,小人物仍是小人物
0:32:10 「一箭之遠」同樣代表母親對兒子的「唔忍心」。先不探討有否成長,只為這種人性屬正常。
0:34:12 對比22章的父子關係,沒有「唔忍心」,亦對比出母子的「一箭之遠」及父子的「二人同行」。
0:36:22 從聖經故事的對比學習夏甲所忘記的「神會預備」及亞伯拉罕的「神必預備」,突顯亞伯拉罕的信心和超越。
0:40:30 故事的終極表達神人間的距離。人靠自己的努力成長達到親近神是聖經中的真理。另一聖經的真理是人的軟弱,聖經有著由小人物到大人物的過程因而完整。
0:42:42 夏甲的眼淚加以想像從而想像當時情景。再從經文中知道夏甲我們「聽到」的「放聲大哭」。
0:45:12 神聽到小朋友的聲音。我們沒有「聽到」小朋友的聲音。小朋友的聲音因為出現得較多,因此較夏甲的「放聲大哭」重要。
0:49:00 兒子垂死的聲音令夏甲走到「一箭之遠」處,才能聽不到兒子痛苦的聲音。
0:51:20 夏甲「相對而坐」,因此視覺上沒離開她兒子,所以「一箭之遠」就是聽不到但看見的距離。
0:56:45 推斷創世記的作者想以夏甲的「放聲大哭」表達人不能逃離人性的痛苦。
1:01:30 小結:夏甲不能逃避痛苦。
1:01:44 聖經沒有從批判定義夏甲的好壞,神也沒責備夏甲。
1:02:50 聖經記述的小人物也只是平凡人,並沒有應該與否。
1:03:50 作為教牧同工,面對弟兄姊妹的痛苦應把焦點應放在情感上,神的輔導也放在情感上而非只集中在事情上。
1:07:46 總經:神人的距離並非唯一的靠行為,而也有純恩典的情況。
1:09:30 母子間須有「一箭之遠」的距離,個精神上其實更近,而夏甲與神的關係很有距離,但神卻會主動親近夏甲。
1:11:31 強調小人物並非一定要變偉大或有所學習,要學習神在人的痛苦上親近人,純粹的恩典。但我們也要從中學習主動親近神。

作者簡介

馮耀榮

聖經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