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更合上帝心意的大衛/ 馮耀榮

上帝立撒母耳取代以利

撒母耳記記載以色列最初兩位君王的事蹟,交代掃羅王被大衛王取代的前因後果。第一至七章以撒母耳取代以利祭司的職分作為全書主題發展的伏筆。以利年老時,他的爾個兒子貪財行惡、藐視上帝,上帝責備以利尊重自己的兒子過於尊重祂,並宣告別人將要取代他(撒上二 35)。

百姓要求立王取代上帝

撒母耳興起,不但成為上帝選立的祭司和先知,更擊敗非利士人,成為帶領以色列人脱離外邦欺壓的士師(撒上七15)。他晚年時立兩個兒子為士師,可惜他們卻不行他的道,反而貪財受賄,屈枉正直(撒上八3);撒母耳和兩個兒子重蹈祭司以利家的覆轍。讀者正期待上帝介入施行懲罰時,以色列百姓卻突然要求撒母耳為他們立一個王治理他們,像列國一樣(撒上八5)。此舉不但引起撒母耳不悦,更激怒上帝,因祂知道百姓不是厭棄撒母耳,而是厭棄祂,不要祂作他們的王(撒上八7)。上帝藉撒母 耳警戒他們將來的王會怎樣管轄他們,可惜他們還是堅決要求立王。於是,上帝三次指示撒母耳只管依從百姓的話(撒上八了、9、22),為他們(撒上八22;比較十六章1節立大衛時,耶和華卻說他是作王的)立以色列的第一位君主一掃羅(撒上十1)。

上帝立大衛取代掃羅

聖經作者認為掃羅一生的戰繢非常輝煌。他打敗以色列四境的仇敵,救以色列人脱離搶掠他們的人(撒上十四 47~48),可惜他為上帝選立的地位,最終也給別人取代。這悲劇發生的時候,掃羅並非年老,也不是被不肖子連累;那時他仍是年輕,初登帝位。後來掃羅作王出戰,兩度以獻祭為藉口抗拒遵守上帝的命令(撒上十三 12~13,十五22),以致他初為王不久,上帝就藉撒母耳宣判放棄他:「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没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撒上十三 14) 掃羅不但犯罪抗拒上帝的命令,後來更迫害兒子約拿單和女婿大衛,他拒絕上帝的刑罰,處心積慮要剷除兩位比他更合上帝心意的人。

上帝在大衛心中不能被取代的位置

年輕的大衞俊美英武,深受眾人愛戴(撒上十八1、7、16、20、22)。後來當他被追殺時,有兩次可以剷除仇敵掃羅的良機(撒上二十四6,二十六9),但他因著敬畏上帝而不敢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難怪上帝認為他是更合自己心意的人。不過,大衞登基作王後也犯下滔天大罪,不但姦淫愛國忠臣之妻,更借刀殺人,掩飾罪行。拿單先知斥責他的惡行為藐視耶和華的命令,行祂眼中看為惡的事(撒下十二9)。所以論罪的性質而言,對比前王掃羅抗拒上帝的命令,大衞所行的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無可否認,大衞將要受的報應也不輕;他不但立時面對轰淫而生的兒子病逝(撒下十二15~18),更連累自己的兒女、妃嬪在日俊接二連三遭遇禍患。

以利和掃羅的失敗,正表明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若離棄上帝,上帝也會離棄他。但為甚麽大衞雖然受罰不輕,卻没有為上帝所棄?為甚麼他的王位沒有被人取代?原因可能在於大衛肯真誠認罪悔改(撒下十二13),不像掃羅推卸責任。掃羅因不甘心被人取代,更抗拒上帝的刑罰,不斷追殺更合上帝心意的受膏者。相對而言,大衞處處表達他降服上帝懲罰的旨意(撒下十二 22~23,十六11)。他對上帝的虔敬和依靠可在書末他的心聲中表露無遺:「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撒下二十四14)

原載於《建道通訊》133期,2003年10月,頁6。

作者簡介

馮耀榮

聖經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