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神學思考與教會牧養 / 郭鴻標

引言

在現代專業主義的分化意識下,神學研究與教會牧養被視為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神學工作者在神學院圖書館鑽研學問,發表學術論文;牧者則在堂會處理實務。本來事奉的人各按其職,互相協調分工是十分合理的;不過將神學工作者界定為只重理論,不重實踐,又將牧者塑造成務實,卻不重抽象思維的話,那便需要作出批判和分析了。

牧者的身分危機

在現時教會的生態環境下,牧者主要的任務是充當教會事務經理,負責統籌及組織教會活動,滿足弟兄姊妹的需要。牧者除努力安排一個又一個的活動外,有時也會外判一些事工給機構籌辦,例如青少年野外歷奇及佈道訓練等。有些教會甚至認為,負責青少年牧養的同工,需要社工訓練多於神學訓練。另有些教會則有龐大的同工團隊,一般剛畢業的傳道人鮮有機會在「大堂」講道,以致他們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在教會建立牧者的形象。故此,在教會尋求更新模式時,我們必須小心警醒,留意牧者的角色是否已被縮窄為行政人員。當教會專注以行政策略促使人數增加的時候,牧者便會面臨身分危機,就是漸漸遠離祈禱、傳道和牧養人心靈的呼召。

重尋牧者的神聖召命

牧者的主要任務是講道、教導及擔任屬靈導師,而牧者的屬靈領導則由聖經及神學所塑造。牧者不單需要處理禮儀的熟練技術,如安排及主持婚禮和喪禮,另外也須掌握婚禮及喪禮的神學意義,明白神設立婚姻的目的,以及生命和死亡的意義。在急功近利的文化下,技術的磨練遠遠不及按照「成功教會」的樣板行事那麼快捷有效,更何況要由技術的層面提升至理論層面的反思。所以,當牧者要努力在工作表現上尋求認可時,往往就只能藉行政手段運用職位賦予的權力(positional authority),卻未必有從神領受的屬靈權柄(spiritual authority)。時代的牧人需要掌握從神而來活潑的時代信息,按真理的權威宣講;而忠心的牧者更首先需要在內心被神得著。試問沒有內在本我(being)的更新,又怎能產生具影響力的宣講,更何來改變人生命的行動(doing)呢?

珍惜聖經及神學的學習

牧者若要更新及重整屬靈生命,就必須在繁忙的教會事務中尋找心靈空間,反思事奉的方向和焦點,同時學習如何從聖經及神學角度分析教會事工路向。神學工作者的任務是按照神的道評檢教會的宣講及事工,使教會行在神的旨意裡,所以他們可被喻為「有牧者情懷的學者」(pastor theologian),肩負為教會審時度世及探問前路的責任。同樣,牧者亦可以像神學工作者那樣,對教會事工進行批判反思,所以他們不單是推行教會事工的技術人員,也是「具神學反省能力的牧者」(theologian pastor)。神學思考與教會牧養的整合,應該是神學工作者與牧者共同追求的理想。

原載於《建道通訊》141期,2005年10月,頁5。

作者簡介

郭鴻標

神學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