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的話】多元中的一元/梁家麟
一位在某神學院工作的友人,多次質疑建道對聖經無誤性的堅持,會否造成扼殺學術自由的危機。他既寫信給我予以善意提醒,又在公開場合提出批評,糾纏不休。我不排除他所說的危機的可能性,但看不到有修改立場的需要。
我服膺實踐的多元主義,卻對原則性的多元主義不屑一顧。
實踐上的多元主義,乃承認身處一個多元化世界,不同信仰和價值觀林立,我們得與有異於自己的信仰羣體共存,從最消極的互相容忍到積極的互相學習和欣賞。
原則性的多元主義,則要求我們一己也抱持多元主義思想,將所有信仰和價值觀壓平,一視同仁,無所執着,甚至進而否定真理和真相(事實)的存在,由相對主義進至虛無主義。
實踐的多元主義者,無須同時是原則性的多元主義者。多元化是個事實,多元主義卻不能成為個人信仰的形式,因為它在本質上是反信仰的。
舉例言,我承認「各花入各眼」,男性對異性有不同品味,不等於不能認定太太是天下間最好的女性,而我此生只愛她一人。別人喜歡誰與我無干,我不跟他們辯論A君好抑或B君好,只需一往直前的宣告:「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同理,我承認香港是宗教多元化的社會,中國在可想像的未來都不會變成基督教國家;我由衷地擁抱信仰自由和良心自由的社會原則,尊重不同羣體的宗教和價值觀;但我不用加入巴哈伊教或一貫道,心中不用平等地對待所有宗教。我認信耶穌基督是人間唯一的拯救、福音是人類唯一的答案。
主張泛愛主義的人嘲笑我只取一瓢是目光短淺,心胸狹窄;閱歷豐富的人批評我不曾與世間溜溜女子廣泛接觸和深交過,便通盤押注在一人身上,是盲目迷信。我怡然自得笑罵由人,倒過來跟批評者分享只愛一人的美妙。噢,我不是畫地為牢孤芳自賞,而是立場旗幟鮮明並與其他主張者互相競雄。
我不是說一切立場都僅是無理性的任意選擇,更没有將所有價值堅持都變作觀點主義。恰好相反,我知道所信的是誰,努力理解所相信的,確定甚麼得擇善固執,甚麼得有所不為:而不是胡思亂想,信口開河,或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或自以為聰明地站在「不信,所以不會失落信仰」的所謂「不敗之地」。
回到文首的話題,香港具名的神學院校超過四十所,有規模的也有十數所之多,不同學院各有不同信仰立場,這是一個現實的多元世界。如此,建道神學院用不着變成多元主義信仰。不喜歡我們保守的聖經立場的,可以選擇與其立場相近的院校。懷疑聖經權威的學者,請到適合的院校任教:挑戰聖經權威的學子,請到適合的院校就讀。我們不用彼此批評,我們無須浪費一分鐘時間來批評,專心做好自己的本分,說好自己的話,努力以行動證明所信的是真實的和值得的。
或問:「你怎能將一所神學院私有化,變作純個人選擇的排他性小圈子?」
答曰:「我豈敢將建道私有化,變成個人禁臠。若我這樣做,即使上帝尚未出手重重懲治,所屬羣體也不會放過我。」
提問者忽略兩個重要事實:第一,他們誤以為堅持聖經權威的只我一人,所以我以此原則來堅壁清野,乃屬獨斷獨行;卻沒想到這是我們二十七位老師和九百位同學共同信守的立場,也是我們的院董和支持者、絕大多數校友和教會弟兄姊妹共同信守的立場——這是羣體的立場。
第二,他們也誤以為堅持聖經權威只是個人憑空捏造的想法,没看到這是自有建道以來便高舉的原則。這是高樂弼、翟輔民、趙柳塘、劉福羣、滕近輝等歷任院長都尊奉的立場,治院四分一世紀的張慕皚院長尤其視之為圭臬。我若背棄這個立場,即等於背叛百多年的建道—這是傳統的立場。
正因為不敢將學院私有化,故不能假設我們的羣體和傳統原來沒有立場,可供人自由選擇,喜歡甚麼便說甚麼。對,建道傳統和建道羣體的人(包括我在內)不能完全自由說話。要是這等於限制學術自由,我們便毫不羞慚地說:「信仰羣體不存在絕對的學術自由這回事。」建道的學術自由的起點是福音信仰,建道人不能踰越這條底線,異於這底線的自由選擇即意味着自由離去。
信仰和神學從來都不是純粹個人的,而是羣體的和傳統的。
必須說:在一個事實上多元化的世界裡,沒有人可以獨斷獨行。要是我違逆傳統背棄羣體,身邊的人即使不以手投票將我趕下台,也以腳投票捨建道而去。
應該說:在一個事實上多元化的世界裡,我們更應有清晰而堅定的個人立場,知道心歸何處身有所屬,否則便只能隨波逐流,在翻騰洶湧的波濤裏淹沒了自己。環境越是嘈雜,說話者便越得有嘹亮聲音。
我們所信奉並賴以自建的,是至聖的真道。
原載於《建道通訊》151期,2008年4月,頁2-3。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
最新文章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编辑精选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