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Thiessen, Matthew. Paul And The Gentile Problem/李子健
李子健
撮要
閱讀保羅書信,一般有兩種進路:1. 傳統的馬丁路德觀(Lutheran Perspective),認為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由猶太教改信基督教、由行為稱義到因信稱義;2. 保羅新觀(New Perspective),認為保羅並非反對猶太教的行為稱義 (猶太教其實也憑恩典得救),而是反對猶太律法在文化上排斥外邦人,造成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隔閡。華人教會一般採取第一種進路來閱讀保羅,但近年愈來愈多華人信徒關注第二種進路。然而,Matthew Thiessen 於2016 年出版的 Paul and the Gentile Problem 採取第三種進路,一般稱為「極端保羅新觀」(Radical New Perspective)。此進路認為保羅由始至終都沒有離棄過猶太教,他一切所思所想,全都以成全猶太教作出發點。因此,有學者稱之為「猶太教裏的保羅」(Paul within Judaism)。這觀點在近年西方學術界引起廣泛討論。
post外的精選內容
Matthew Thiessen 於2016 年出版的 Paul and the Gentile Problem 採取第三種進路,一般稱為「極端保羅新觀」(Radical New Perspective)。此進路認為保羅由始至終都沒有離棄過猶太教,他一切所思所想,全都以成全猶太教作出發點。因此,有學者稱之為「猶太教裏的保羅」(Paul within Judaism)。這觀點在近年西方學術界引起廣泛討論。
原載於《建道學刊》52期(2019年7月),頁 141-147。
最新文章
【中文利未記註釋 高牧師《利未記》獲台灣著作奬】
2023 年 2 月 1 日
1219「變幻時代中的接棒」:近代基督教史學術研討會
2022 年 12 月 19 日
差傳、基要與自立實踐:基督教宣道會華中教區的宗教傳播及其身份建構的探析(1889-1951)/倪步曉
2022 年 11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