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差傳「角錐體」/ 溫以壯
資深華人差傳推動者鄭果牧師,率先採用了幾何學的基本圖形(三角形)來說明三個差傳單位間(教會、差會和宣教士)的緊密關係;隨後,按著華人教會差傳事工的演進,再加上「神學院」,便成了「差傳鐵四角」和「立體鐵三角」。[1] 筆者也來湊熱鬧,以「宣教士的培育」為題,嘗試在有限篇幅裡用「四角錐體」來說明這四個差傳單位之間,及其與聖靈間的夥伴互動關係。[2]
步入二十一世紀,宣教聖工已趨向多元化和專門化,為更清楚表達現況,本文改用「堂會」一詞指教會,說明一般而言宣教士是出自某堂會,且由所屬堂會或聯同其他支持堂會差派。而不同類別的宣教士,各有不同的「差派機構」,可以是一般堂會、宗派、跨宗派或超宗派差會,也可以是一些非政府服務機構(NGOs),甚或營商的機構(以合法公司名義向政府登記的「具差會功能的公司」)等,是以本文不用「差會」而用「差派機構」涵括。在香港,除了神學院外,也有不同的宣教「培訓機構」為宣教士提供職前或在職訓練課程,也有些為一般信徒提供差傳宣教知識技巧的訓練,有不少宣教士在蒙召前已熱心參與差傳宣教活動培訓,加強他們的宣教心志和準備。
使徒行傳又可稱為聖靈行傳。根據聖經的記載,初期教會一切差傳宣教活動,都在聖靈的監督引領之下進行,祂選召、差派了第一組跨文化、跨地域宣教士(徒十三1-3),在宣教行程上給予指引和攔阻(參徒十六6-10)。使徒行傳雖然沒有詳細記載所有宣教人員的選召,然而各宣教隊伍成員卻都曾在教會裡接受訓練,並且被差派。因此,在任何描述差傳單位關係的圖解上,有必要突顯聖靈對教會、差會、神學院的監督和帶領,並被選召、引領和賜智慧加能力給宣教士的角色。(參徒四8、31,六8-10)
附圖的四角錐體,其底平面的四角[3] 代表了在地上運作的四個差傳宣教單位,而各底邊及對角線代表每兩個單位之間的互動;把其中三個單位連起來,就在錐體底平面畫成不同的三角組合,表示出地上不同單位組合的互動關係。把這些不同的三角組合與錐體的頂點連起來而形成三角錐體,則可以闡釋這些單位組合與聖靈間的互動關係。各差傳宣教單位(點)與掌理督導普世宣教聖工的聖靈(頂點)距離應是相等的;[4] 四個地上的差傳單位在圖中的位置可以互換,彼此間不同的互動關係和距離,會使角錐體的底平面變得不規則,因而也影響著錐體的結構。[5]
宣教士的選召、培育和差派都是聖靈的旨意,而堂會、培訓機構和差派機構三者則應同感一靈,順服聖靈行事。要培育一個宣教士,按次序而言,應先從堂會開始,經培訓機構和差派機構訓練裝備,然後到工場事奉(包括在工場上的在職訓練)、回國述職,或受訓後再回到工場事奉。一些資深宣教士亦會應邀在不同宣教培訓機構擔任教師及研究員,或在差派機構擔任主管,負責規劃和督導的重任。
有關各差傳單位彼此間的互動及宣教士的培育,已有不少學者和差傳專家為文討論,本文不質。以下為本院一位同學在2003年十月間舉行的宣教退修日的分享:《宣教士的培育 —— 一位神學生的自白〉,從同學的分享,我們可以看見堂會、差會和神學院如何合作,培育未來的宣教士。
註:
[1] 參鄭果:〈華人差傳的新呼籲〉,《大使命》第35期(2001年12月),頁6;鄭果:〈再談差傳鐵四角〉,《大使命》第375期(2002年4月),頁31-32。曾景雯:〈差傳四柱關係〉,《建道通訊》第127期(2002年4月),頁10。唐榮敏:〈立體差傳鐵三角——教會,宣教士,差會,神學院》,《使命教會》第3期(2003年1月),頁1-3。
[2] 本文借用唐文的錐體觀念為代模(model),試以宣教士的培育為例,說明宣教五個重要元素(理應把聖靈包括在內)。
[3] 當然較理想的底平面是一個兩組對角分別為60度及120度的菱形,使某點與其他三點(鄰角與對角)都有一定的距離。在本圖中(現實上也是如此),當宣教士到了工場,他與過往培訓機構的連繫,一般較與差派機構和支持或差派堂會關係要疏離得多。
[4] 角錐體的特性是頂點與底平面各點的距離都相等。
[5] 讀者可應用此角錐體代模,檢視其中一個單位(如以下是以宣教士的培育為主)與聖靈及其他三者間的互動關係。
原載於《建道通訊》135期,2004年4月,頁4-5。
最新文章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编辑精选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