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學習模式下更新行政教務支援系統的思考 / 馮耀榮

過去一年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下,我們的生命受到嚴重的威脅,不得不改變工作、學習、生活、社交的方式。然而,在「停課不停學」的原則下,教育機構都以線上學習模式取代了實體面授………

【建道人,係我!】屯門堂的游淑儀牧師 / 葉松茂

本期我們訪問了建道神學院的院董,宣道會屯門堂的堂主任游淑儀牧師。宣道會屯門堂是小組化的教會,現時所有小組聚會總人數大約1800人,在宣道會區聯會百多間堂會中,除了宣道會北角堂外,是聚會人數最多的堂會。…

論謙卑/高銘謙

謙卑是生命的流露。與仁愛、喜樂、和平等品格果子不同,這些可去追求,靠著聖靈的力量而增長。謙卑呢?若我們太重視,反而會失去;若我們重視神,它卻會來到我們身上。…

【院長的話】栽培新一代的敬虔先鋒 / 蔡少琪

我們處於一個世界和香港都非常動盪的時代!無論是因疫情、經濟、撕裂、冷戰的風聲或香港政治新處境,許多人的內心都充滿不同的徬徨、憂心,甚至有些人更常常感到深層的失落、悲憤、痛心和絕望!…

【爾道自建運動】在亂世,爾道自建 / 高銘謙

我們都被困在亂世,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正如詩篇的詩人也是一樣:「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

【建道人係我】余毓繁:永不停步的主僕 / 採訪:葉松茂

今期我們訪問了建道神學院的董事會成員余毓繁先生。余弟兄自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一直在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聚會,北美升學回港後,在銀行界服務了三十年。…

疫情下的校園生活/黃天逸

我們都被困在亂世,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正如詩篇的詩人也是一樣:「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

【牧人視野】在美國教會歷史下的「政教分離」概念/郭鴻標

「政教分離」是一個需要被詳細解釋的概念,本篇文章只是集中於1801年美國康乃迪州(Connecticut)丹百里(Danbury)浸信會聯會去信剛獲選美國總統的多瑪斯·傑弗遜(Thomas……

建道頒授榮譽神學博士予胡欽牧師

胡欽牧師生於1931年,在國共內戰時逃難到港,在北角定居,並與神相遇,成為宣道會北角堂第一屆洗禮會友……

長洲小島神學主日──學神之路! / 梁國強

一年一度的長洲區六間教會的神學主日,於10月份已進行了,按著傳統,一年班的新生都得參與,每人都需走訪這小島其中的兩間教會。

主體之間的相遇交融──潘霍華的講道神學/李文耀

本文嘗試就潘霍華的講道神學作出整理和探討,指出他的講道除了扎根在基督論上,同時亦有神學知識論的考慮在背後。

對苦難的反思/郭鴻標

2020年3月19日是兒子允行(Lukas)昏迷兩周年的日子,這兩年間香港經歷了社會運動與新冠狀病毒衝擊,但感謝神的恩典,讓我在正常生活被改變下,仍然能夠心靈平靜地生活,思考死亡、疾病、痛苦、公義、上帝掌權、人生意義、盼望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