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道神學院受苦節培靈獻身會的感想

雖然今年不能舉辦聖樂會,卻重拾建道一個以前的傳統。早期學院每年都會在禮堂有受難節崇拜,住在長洲的信徒也同來參與,思念基督為我們犠牲的愛。…

聖餐禮的靈修美學/趙崇明

在香港的福音派教會中,講道在崇拜中仍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聖餐卻相對受到輕視,可能這跟基督新教(尤其是福音派教會)不重視禮儀有關,自然便不懂得欣賞禮儀的美,連帶影響到信仰上也缺乏一種美學的維度。…

在自由教會裏重拾洗禮和聖餐的奧祕性——幾位福音派學者的嘗試/李文耀

在香港的福音派教會中,講道在崇拜中仍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聖餐卻相對受到輕視,可能這跟基督新教(尤其是福音派教會)不重視禮儀有關,自然便不懂得欣賞禮儀的美,連帶影響到信仰上也缺乏一種美學的維度。…

【崇拜學.學崇拜】重回原點

旅美十二年後,回建道家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在出席 716「新祢呈」新課程發佈會時,簡介一下「崇拜學證書課程」。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讚》的背景與翻譯/彭滿圓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讚》可以被視為一首最古老的中國聖詩,那是在公元……

聖餐的公共性——一個從多角度思考的嘗試/李文耀

作為基督的跟隨者,教會群體在舉行聖餐的時候不僅重新思想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也得在自身的信仰實踐中向世界展示出另類生活的可能,分享的聖餐觀則指出,基督徒必須在與基督聯合下才能開展新的生活。…

「我信聖徒相通」的當代意義/李文耀

本文旨在點出sanctorum communio有兩個可能意思,除了指涉「聖徒相通」,也指涉「參與在聖禮中/共享聖物」,只是後者在基督教圈子中不被重 視,直至普世教會合一運動重新把「共融」(communion)帶回討論後,參與聖禮的行動再次得到注視,成為建構教會論的一個重心。當代的共融教會觀 (communal…

神是我們的神:聖樂與牧養發現之旅

本書就著五個崇拜關鍵課題,從聖經、牧養及禮儀、音樂進路探索討論,首先帶領讀者回歸聖經,思想尋索崇拜的根基理念;再指向牧養實踐的方案;繼而考慮禮儀與音樂的具體發現。…

以聖言為中心的敬拜系列5:聖靈降臨

本書詳細解說聖靈降臨節崇拜的編排、細節,闡述聖靈降臨節的重點、祈求的內容、詩歌和經文信息、音樂處理等。

會眾教會音樂牧養的課本——聖詩/譚靜芝

聖詩是聖道的表達、內蘊和彰顯。聖詩也承載信仰福音內容,是教會觀和世界觀的實踐。聖詩的牧養功能是從崇拜教育與學習開始,要整個群體在崇拜中有持續的長進,教牧需要注意培育崇拜與聖樂的領袖…

書介:Worship Seeking Understanding/鍾倩雯

本書除了理論探討,亦結合作者教學時與學生的交流,以及擔任教會崇拜更新顧問時的閱歷提出意見。部分附有範例以供參考,平衡理論與實踐及跨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