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情】另一個階段的開荒 / 梁家麟

我在一九八四年開始部分時間在建道任教,八五年應聘為全職講師。連同兩年帶薪往加拿大進修的日子,屈指算來,已在學院事奉了十二個年頭。

對一間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神學院而言,十二年並不算長。特別我們有不少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畢業的校友,許多我還未夠資歷認識呢,故我絕不敢以「前輩」自居。不過,在這十二年裡,我目睹了學院許多重大的變化,並且有幸參與促成她的變化。除了有點兒滄海桑田的感喟外,我特別感謝上帝讓我敬陪末座的錯愛。

在張院長的帶領下,學院由一間規模不大的聖經學校,蛻變至今日擁有由教牧學博士、神學碩士到神學士等完備課程的神學院,其間可資感恩的地方難以勝算;但箇中經歷成長的陣痛,包括人事上的協調,組織上的重整,乃至傳統與現代的整合等,亦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如今仍不是盤存點貨的適當時間,作為一個史學工作者,我希望有天能把這個華人教會的歷史片斷記述下來,以誌上帝的浩大恩情。

由於學院秉承「教師治校」的傳統,故在教學之餘,一直沒有中輟擔任行政職位。我曾短暫當過註冊主任及出版部主任。一九八八年六月,我被任命為教務主任,直至一九九三年交卸給張永信博士為止。一直以來,我都自付不適合做行政工作,主要是脾性不喜歡繁瑣的人事與事務;而過於率直剛烈的性格,有時也會為行政這個需高深人際技巧的任務增添困難。所以,自一九九三年「文化中心」成立後,我便以此為藉口,推辭教務主任的重責,自我放逐到「邊疆」去。想不到在三年後,竟然重作馮婦,出掌中央行政職位。上帝的帶領不可謂不具諷刺性。

坦白說,我沒有任何既定的異象與方向,建道神學院是由張院長及一班同工共同籌劃推動的,我只是在其中扮演中介的角色。不過,我相信學院在經過十多年急促的發展後,如今已到了不能不協調整合的時候,這既是部門間的事工路線的整合、課程的整合、人事的整合,也是傳統(福音使命,屬靈操練)與現代(新知識、新技巧、教會與社會的關係)的整合。我衷心的盼望是:建道神學院是一間高瞻遠矚而腳踏實地,事工多元化但目標清晰,神學思想豐富多姿、但又緊守福音信仰傳統,體貼教會的需要丶卻同時面向社會挑戰與學術要求,立足香港而亦緊靠中國胸懷普世華人教會的神學院。我們的異象當然是偉大的,因為上帝是偉大的上帝;但我們只能由具體卑微的實事做起。我沒有充分的把握可以做好任內的工作。除了仰望上帝及時的供應外,我只能倚恃一眾同工多年建立的深度關係,以及您們(眾校友、眾同工、眾教會)一直以來的無量支持。我相信建道是您們在禱告中記念的對象,您們也以這所服侍了華人教會整整一個世紀的神學院為榮。

另一個階段的開荒,我們需要更大的吃苦與火熱的心志。

原載於《建道通訊》109期,1997年10月,頁14。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