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廣西「開荒、吃苦、火熱」行/朱秀蓮

廣西,不僅是國內的壯族自治區,對我們來說,她更具有獨特的意義,因為那兒遍布了先賢的蹤跡,有年逾古稀的校友,有建道聖經學校舊址,有我們的根。…

[電子書]書心國是:「理想與現實」間的家國情懷/邢福增

空談理想總是容易的,若是要在「傳統中求變」,立時就感到盤根錯節的重重掣肘。因著工作的關係,本書作者接觸中國及中國教會的機會增加了,驚覺理想與現實間的嚴重差距。只是他拒絕簡單二分的思維模式,更多從現實的處境中思考,持平地探索將來的路向及評估種種變革的可能。收在文集裡的大部分文章,正好成為這種思考的具體注腳。…

溫州基督教史/莫法有

本書以基督教自十四至二十世紀中在溫州地區傳播的歷史為線索,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角度,研究溫州基督教的盛衰繼輟,剖析基督教跟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文化以及世俗政制的關係。透過回顧溫州基督教的歷史沿革,進一步認識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傳統之衝突及融合,以總結宣教史上的經驗與教訓。…

華人宣道會百年史/梁家麟

本書重構宣道會在華人中的工作自一八八九年起,至今的百年歷史。最初只在中國各省設點,但神巧妙安排,一九四九年後,宣道會竟可以先後在香港、台灣、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中南美洲及歐洲各地建立教會,至今已遍布五大洲,立足於十多個國家。…

[電子書]戴德生與中國內地會(1832-1953)/ 蔡錦圖

本書以華人教會熟悉的英國傳教士戴德生及其建立的中國內地會為個案研究,探討晚清至民國期間,外國傳教士在華傳教工作的策略問題。…

[電子書]基督信仰與救國實踐:二十世紀前期的個案研究/邢福增

本書的研究以「基督教救國主義」為主線,透過對三位在民國時期具備黨政軍三界背景的基督徒──徐謙、馮玉祥、張之江──的研究,希望能進一步釐清以上問題。…

[電子書]困乏多情:中港教會評論集(一)/梁家麟、邢福增

香港在九七回歸中國後,中、港兩地教會的接觸亦相應增加,二者可說是休慼與共、血脈相連的。本書以中港教會的相關課題為主軸,內容分為三部分:一是「中國政教關係篇」,二是「中國福音事工篇」,三是「香港教會與中國篇」,內容緊握時代的脈搏,能幫助香港的教會及信徒認識身處的景況。…

[電子書]吳耀宗三論/梁家麟

吳耀宗是中國近代基督教史中最富爭議性的人物。本書作者梁家麟博士參閱了大量有關的資料,探討了中共建國前後吳氏的教會改造思想、他的「基督教」信仰,以及他對基督教與共產主義的關係的看法等,確定了這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在歷史上的恰當位置。這個研究既補充了中國基督教史的空白處,亦是香港基督教在時代變遷中重要的參考資料。…

聖朝破邪集/夏瑰琦校

《聖朝破邪集》,又名《皇明聖朝破邪集》,簡稱《破邪集》,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年)……

[電子書]五十年代三自運動的研究 (初版)/邢福增、梁家麟

五十年代的三自運動,對中國教會造成長遠的影響,在過去近半世紀以來,海內外人士對此運動一直存著不同的詮釋與評價。作者鍥而不捨、忠於歷史的考究,重新詮釋了五十年代三自運動的真實面貌。…

[電子書]文化適應與中國基督徒(一八六O至一九一一年)/邢福增

十九世紀的中國基督徒給我們的印象,要不是因利益因素而皈信的「吃教者」,即為一群無面孔個性,依附於西方傳教士的「傳聲筒」。本書嘗試從「文化適應」的角度,探討晚清中國基督徒群體中文化程度較高的一群,如何在基督教文化東來的處境中,面對異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差異,並承受由此而來的衝擊。在開展探求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結合上,他們的掙扎及反省,為中國基督徒身分的塑造,寫下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