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修到社會倫理實踐—潘霍華的例子 / 李文耀

神學生應該作甚麼?靈命與抗爭的關係是甚麼?何者更重要?原因又是甚麼?本文嘗試從潘霍華的神學思考這些問題。

從聖經及教會歷史看靈恩運動/廖炳堂

靈恩運動發展至今已變得愈來愈多元化,有稱之為「泛靈恩運動」。所以我們在評論靈恩運動時,不能單從現象入手,因為類似的外表行為背後,可以有不同的神學解說,......因此我們要評析某種靈恩現象時,要為有關人士或羣體溯本尋根,清楚其歷史、神學承傳及信仰羣體網絡,在教導的層次將之與聖經作比較,才可以作出合宜的評估。…

書介:The Volunteer Revolution: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Everybody/呂焯安

柳溪教會(Willow Creek Community……

踏入二十一世紀香港牧職事奉的神學觀/彭振華

本文所關心之課題單從香港的處境(地)、就兩個世紀交接點間政治架構的轉變(時)、三十年來香港政府隱隱未盡責任而引發人口結構轉變之催化,社會的改變(人),與香港敎牧就目前所面對的處境而作的討論並提出一些實際建議。…

書介:《基督敎靈修神學簡史》/譚廣海

本文簡介全書八章:第一至二章–基督敎與靈修學/聖經中的四種關係;第三至七章:世界社區的開端/ 歐洲時代/ 新敎及天主敎的改革/ 現代/ 二十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