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索基督教的獨特性:趙紫宸神學論集/邢福增

這本文集收錄了五篇論文,是作者近年間閱讀及研究趙紫宸的成果,各篇都貫穿著尋索基督教信仰獨特性的主線,讀者在閱畢本書後,相信可以有更多的體會。…

[電子書]中港教會評論集(二):少數派與少數主義/梁家麟

本評論集收錄的四篇文章,正是在香港教會作為少數派此事實的前提下,嘗試探討教會的社會與文化責任,以及參與的可行模式。

中國祭祖問題/邢福增、梁家麟

在本書中,邢福增博士把過去一百年來華人教會在祭祖問題上的不同爭論作出中肯評述;而梁家麟牧師則從福音信仰的角度檢討祭祖問題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並從教牧的角度作出回應和解答。…

願祢的國降臨: 戰後香港「基督教新村」的個案研究/邢福增

邢福增博士在《願你的國降臨》裡,重構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教會興辦基督教新村的歷史,這對了解戰後香港教會的發展,特別是教會如何服務特定的社區,在其中傳福音,具重大的歷史意義。…

他們是為了信仰—北京基督徒學生會與中華基督徒佈道會/梁家麟

本書透過對北京基督徒學生會與中華基督徒佈道會這兩個基督教團體的研究,幫助讀者具體認識當時教會如何經歷政權轉移所帶來的激蕩,重塑了一段被人遺忘了的歷史。…

書介:中國人的臉面觀/邱標友

書作者開宗明義地指出希望透過是次系統的研究,能推導出臉面心理與行為在一個社會文化中出現的可能性。書作者藉臉面心理和社會互動歷程的研究,了解其社會文化的背景,並探討臉面心理與行為辯證性的底蕴。…

中國基要主義者的實踐與困境:陳崇桂的神學思想與時代/邢福增

本書以陳崇桂為研究對象,全面探討這位中國基要主義領袖的生平與思想。

有福音傳給貧窮人? : 香港教會貧窮人福音事工的聖經及神學反思/謝任生

本書對香港教會貧窮人福音事工的反思與批判,作者期望能喚起香港教會關注貧窮人需要,實踐福音的全人意義,特別對貧窮人實踐全人福音行動,使耶穌基督不但是教會的主,更是社區的主、世界的主、貧窮人的主。…

[電子書]福音與麵包:基督教在五十年代的調景嶺/梁家麟

本書致力探討基督教在調景嶺的特殊歷史時空下的發展,並檢討其傳教經驗,對該地區及香港教會的正負面影響。

中國基督徒對時代的回應(1919-1926) : 以《生命月刊》和《真理週刊》為中心探討/吳國安

本書探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基督徒如何回應中國時局的議題,並對《生命月刊》與《真理週刊》以及其編輯群體作全面的分析。作者指出,非基督教運動爆發後,使基督教面臨史無前例的衝擊,但當時的基督徒卻為中國教會開創了新面貌,他們不僅開始取得教會界的領導地位,更在反思及回應挑戰中建構出本色化的基督教。…

[電子書]中國基督徒對時代的回應(1919-1926)/吳國安

本書探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基督徒如何回應中國時局的議題,並對《生命月刊》與《真理週刊》以及其編輯群體作全面的分析。作者指出,非基督教運動爆發後,使基督教面臨史無前例的衝擊,但當時的基督徒卻為中國教會開創了新面貌,他們不僅開始取得教會界的領導地位,更在反思及回應挑戰中建構出本色化的基督教。…

修靈明愛——淺論德蘭修女的靈修神學/謝任生

本文先簡介德蘭修女的生平,然後解釋「修靈明愛」,及其委身貧窮人這特點的關係,進而是分析其靈修與服事貧窮人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