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士庭博士靈修神學講座專訪】我不怕死!/黎宛穎
黎宛穎
一位信徒在講座上問年屆93歲的靈修神學家侯士庭博士﹕「生命中有甚麼恐懼?如何克服它?」他答道:「我懼怕死亡嗎? 我不怕!因我活在神的恩典中,即使這刻要來,我也準備好了!」已為曾祖父的侯士庭坦言人生充滿恐懼,身邊有太多能令我們恐懼的事情,包括天災人禍、氣候變化、恐怖襲擊、核武威脅,以至個人的工作、家庭、健康和人際關係等問題。然而,面對不知何時臨到的死亡,侯士庭博士卻毫不畏懼,如使徒約翰所說:「愛裏沒有懼怕……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約翰一書四18﹚
作為一位資深的屬靈導師,又是維真學院創辦人之一的侯士庭喜歡做跨文化研究,他對香港人所面對的恐懼絕不陌生,加上他從1987至2007年這二十年間,經常抽空來港,為了探望和牧養一羣在九七回歸前後感到孤單和沮喪的年輕牧者,「他們當初為了成為牧師,跑到加拿大的維真學院進修,現在我跑回來給他們支持。」
年事已高的他今年再度訪港,渴望與活在政治動盪和恐懼加劇中的香港信徒多見一面。有見及此,建道神學院與宣道會北角堂合辦了五場靈修神學講座,題為《在恐懼世代中活出信命真諦》,另有一場於播道會港福堂舉行,特別為公職信徒而安排的講座。
破除人為界限 回到神的愛中
建道神學院信培部主任董智敏博士負責籌備此次講座的溝通聯絡,她本身也主修靈修神學。二人在出席講座前的一個下午,彼此分享了在靈修、祈禱和神學教育上的體會和發現。
侯士庭認為人的恐懼很多時都深受所處的文化、社會和成長背景而影響,要消除這些恐懼,首先要破除人為的界限,單單進到神的國度裏,回到神的愛與同在中。神愛人,但人若不愛神,不能感到被神所愛,便無法以完全的愛把懼怕消除。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這是聖經的教導,也是牧者經常用來鼓勵信徒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金句。不過,侯士庭和董智敏都認為,某些信徒或許會害怕與神建立親密關係,主因是太赤裸的在神面前呈現,將自己毫無保留地打開,往往讓人充滿恐懼,感到不安﹔若在主裏有很深的個人經歷,又害怕被別人視為神祕主義者。
侯士庭提到,他曾於八十年代寫過一篇文章,討論為何福音派害怕神祕主義?答案是神祕主義者所經歷的事,沒有足夠的理性認知﹙not cognitive enough﹚。然而他指出,聖經中記載那位為耶穌所愛,側身挨近主胸懷的門徒,聽到主在他耳邊低語,也可視之為一種神祕經歷,因為沒有其他門徒能聽得到主所說的話。
神祕主義就是愛神、與主親近,這是侯士庭所下的定義。當董智敏問他會否自視為神祕主義者時,他說自己不會介懷這些稱呼,反正別人認為他是,還笑說:「在我太太眼中,我算是個神祕的丈夫。」
禱告為與神交友 放膽無懼吐心意
作為著名的靈修神學家和神學教育家,侯士庭寫過多本關於祈禱的著作,可是他發現,「人愈看得多有關祈禱的書,便愈不會祈禱!」董智敏非常同意這一點,分享到她年輕讀神學時的經歷,當閱讀有關祈禱的書籍,還沒有完成一半,便想跪下祈禱過於繼續閱讀。因此,談論禱告的書往往不能順利完成。
儘管如此,侯士庭還是向董智敏介紹了一本有關祈禱的書Prayers From the Ark,更指這應是向神學生推薦的第一本教科書。作者以挪亞方舟中不同動物的心聲向神禱告,當中每篇禱文都是獨特的,無論是讚美、感恩、悔罪或抱怨,神都會垂聽,只要他們盡情地向神傾心吐意,每人都有他獨特的禱告方式,實在不必跟從別人的祈禱方法。
《轉化生命的友誼─禱告良緣》為是侯士庭1998年的著作,當中指出禱告就是建立與神為友的親密關係。「我們大概不用取得一個學位,才懂得如何交友吧!」言談間不時流露幽默感的屬靈長者如此說。
侯士庭也分享從事屬靈引導的心得:「屬靈引導就如一個助產士,引導和協助人們把內心的感受和對神的渴慕顯露出來,過程中我們只須聆聽,最後鼓勵他禱告,放膽無懼地來向神一一表達出來。」董智敏也提出,作為一個心靈助產士,必須細心聆聽懷孕的母親(神)、嬰孩(受導者)和自己的聲音,才能恰如其分地迎接一個在主裏的新生命。
侯士庭博士一生竭力追隨基督、活在神的愛中,然而,他不希望別人成為自己的追隨者,他表明已選擇將來死後把遺體火化,「盼望我身邊眾多的親友,把有關我的記憶熔化在他們的心中,我甚願將一切掌聲和榮耀都歸給天上的神!」最後他勉勵香港信徒,為了基督,要以平凡的生命,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原載於《建道通訊》184期,2016年7月,頁14-15。
Latest Articles
敘神敘人之爭:腓立比信徒的身份塑造與靈性追尋/葉應霖
2024 年 8 月 7 日
建道通訊216期
2024 年 6 月 1 日
【院長的話】勇敢面對「新」時代:要為主興起「新團隊」 / 蔡少琪
2024 年 6 月 1 日
Highlights
【公告】資源庫試用
2023 年 8 月 30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