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的話】二十一世紀的好牧人 / 張慕皚
今年建道開放日的主題是:「二十一世紀的提摩太」,這表達了建道的神學教育旨在訓練奉獻者成為切合時代需要的年青好牧人,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問兩個問題:
(一)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二)傳道人如何才能切合時代的需要?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急速變化,展現出所謂後現代文化的時代,筆者不打算在此詳述這個時代的特徵,只是要指出,時代雖會改變,但傳道人的基本素質是不變的;二十一世紀所需要的傳道人,應像主耶穌一樣,祂是昨日、今日、直到永遠都不改變的好牧人,我們應當向牧長(彼前五4)主耶穌基督學習。
在約翰福音十章1至29節裡,主耶穌宣稱祂是好牧人,並指出好牧人的工作性質和策略,就讓我們從這兩方面看怎樣才算是二十一世紀的好牧人。
一、好牧人的工作目標
在經文第10節,主耶穌清楚指出祂到世上來的目的:「……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這裡讓我們看見,主的工作內容有兩方面:第一,叫人得生命;第二,不但如此,主還要叫人得著豐盛的生命。因此,今天我們這些跟隨大牧人腳蹤的傳道者所要做的,也主要在這兩方面,第一是傳福音叫人得著新生命;第二是牧養初信者,叫他們的生命成長,在主裡得著豐盛的生命。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好牧人,我們的責任是廣傳福音,帶領人認識主耶穌基督,因為只有他能夠叫人得生命。在經文第9節裡耶穌宣稱:「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昔日的羊圈在圍牆上有一個入口,卻沒有可以開關的門,牧人就躺在入口處,成為羊圈的門,因此,耶穌在這裡是說,祂是人得救的唯一門路。今天我們傳福音,就是將人帶到主面前,初期教會也清楚確認這得救的方法:「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
二十一世紀的牧人,跟任何其他時候的牧人一樣,除了傳福音,叫人認識主耶穌而得生命外,還要叫人「得的更豐盛」 —— 這就是牧養和栽培的職責。而這豐盛的生命是信徒跟隨主,按照主的教導追求過聖潔生活的成果。
牧人如何栽培信徒,叫他們生命成熟以至於豐盛?主在「大祭司禱文」裡提醒說,我們是因遵行祂所教導的真理而成聖(約十七14-19);祂在「大使命」裡又指出,信而受洗(浸)的人要接受真理的教導(太二十八19-20)。
要作為時代的牧人,我們必須在真理上多下功夫,神學教育就是幫助準牧人和牧人深入明白聖經和神學,學習如何在這世代應用神的真道並能了解,面對時代的需要,在社會中作鹽作光。傳道人要明白神的道,正如醫生必需知道藥物的藥性和作用,也要了解這時代;知道現代人的思想和價值觀,才能對症下藥,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好牧人。
有人以為只要熟讀聖經,做好屬靈操練,就能成為稱職的傳道人。當然,讀經祈禱是傳道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操練,但整全的神學訓練,還包括通識教育、人文學科、再加上深入研經和神學的探討,神學生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才能成為認識真理,又認識時代的好牧人。
真正的時代工人必須終身學習和不斷自我增值,深入明白真理,也能洞悉今世思潮。有一次一位信徒寫信給約翰‧衛斯理,信中如此說:「主要我告訴你、祂不需要你的頭腦知識,也不需要你的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約翰‧衛斯理回信說:「謝謝來信,其實你的信很膚淺,因為我早就知道主不需要我的書本知識;我雖然沒有主的特別指示,然而我相信也有責任讓你知道,主也不需要你的無知。」司布真牧師也是主所重用的時代工人,他在這方面與約翰·衛斯理有一致看法。有一次他在講道時,論及保羅在羅馬坐牢時寫信給提摩太,要求他到羅馬時,把外衣,書和皮卷帶給他(提後四13),司布真明確指出,保羅雖有聖靈的默示,卻仍然需要書;他已講了三十年的道,但仍然需要書;他已見過主,但仍然需要書,他雖寫了大部分的新約聖經,但也仍然需要書。是的,時代工人需要受嚴格訓練,也需要終身學習,才能做好傳福音和栽培信徒的工作。
二、好牧人的工作策略
牧人有了清楚的工作目標和範圍(傳福音和栽培),還需要具備策略和方法,才能完成工作。在約翰福音十章11至18節裡,主耶穌提供了有效策略,幫助牧人完成任務。
耶穌先論及牧人的生命素質。祂是為羊捨命的好牧人,而牧人與雇工是不同的。雇工只顧自己的生命和利益,而好牧人是肯捨己、肯犧牲、肯付出和滿有愛心的關顧者;因此,培養好牧人的生命質素,也就是傳道人完成傳福音和栽培使命的最有效策略。傳福音是生命影響生命,而栽培就是生命造就生命。
聖經中的救恩歷史讓我們看見,神若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要興起祂的工作,其策略就是先興起一位能信靠祂,可以被祂得著的人,希伯來書第十一章說明了這個道理。
過去三十年許多教會增長研究和運動,都將焦點放在方法和組織上,然而成效卻都不大。最近的研究發現,教會要增長,需要具傳福音熱誠的信徒,再配合種種策略和方法,才能有成效;這說明了人的素質比方法和策略更重要。
主耶穌是世上最偉大的教師,祂也很著重身教和言教。主願意為人死在十架上的捨己精神,成了今天千萬人的模範。捨己、無私的好牧人,表現出成熟而豐盛的生命,只有這種生命,才能建立另一個成熟而豐盛的生命。雇工是自私和不成熟的,只會給羊群帶來負面影響;今天教會所需要的,是成熟、願意捨己的好牧人,而不是自私自利的雇工。好牧人的工作策略,就是以捨己、無私、充滿愛的成熟生命去傳福音和牧養信徒。
這段經文給好牧人的第二個工作策略,就是牧人要關愛和認識每隻羊;這裡強調的是以人為中心的,而不是以組織、制度和事工為中心的事奉。主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十14)祂不是說:「我認識我的羊群。」再者,主耶穌以他和父神的互相認識,作為好牧人應仿傚的樣式(約十15),這顯示主看重每個被牧養者,希望逐一認識他們。耶穌在此用上「認識」一詞,有別於一般的「知道」,這裡所說的「認識」是經驗的,並且包含著愛和關懷。相反地,若主單在頭腦上認識我們,並沒有愛和關懷我們,那麼祂說「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這句話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傳福音和牧養必須個人化,因此,二十一世紀的好牧人不應以行政總裁的形象出現,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辦公室裡,只做行政和組織上的事,而應學像主,出去接觸、關心身心靈有需要的人。
結語
好牧人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領人歸主,並以豐盛的生命為榜樣牧養群羊,甘心犧牲、付出,向別人展現捨己的愛。真正的捨己不應求任何回報,然而主卻也一再保證,那為祂付出和擺上的,祂必不虧待。當彼得問主:「看哪!我們已經撤下自己所有的跟從你了。」主的回答是:「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神的國撤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路十八29-30)這就是「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意思。
事奉不應只求利益,因為作主工的人總是蒙福的。
原載於《建道通訊》135期,2004年4月,頁2-3。
作者簡介
張慕皚
前院長
Latest Articles
[電子書]困境與抉擇:「建道研究中心30週年誌慶」跨學科研討會論文集/廖炳堂、倪步曉主編
2025 年 1 月 2 日
一篇特稿:好好事奉主! / 梁國強
2025 年 1 月 1 日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