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關18-29靈命的事 / 潘智剛
根據尼爾遜市場分析,截至2013年11月,1本港的流動電話滲透率已超過237%,可謂冠絕全球,而智能手機滲透率為87%,也屬全球最高之列。[1] 難怪在大街小巷、乘車等車、甚或連吃飯時,低頭的場景隨處可見。香港青年協會於2013年11月公告最新一項全港青年意見調查,[2] 顯示67%被訪青年24小時長開智能手機,每日平均收發220個即時訊息,50%認為不帶手機比不帶錢更缺乏安全感。原來智能手機不單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影響着你我的生活。
美國加州巴納組織(Barna Group)一直致力研究教會議題,主席堅立民(David Kinnaman)將組織的研究報告出版成書,名為You Lost Me,[3] 主要研究對象是千禧年代出世(Millennials)和成長(Mosaic,age 18-29)的青年信徒出走教會的原因。其後更跟進這羣浸淫在數碼媒體長大的信徒,了解數碼媒體如何影響他們的靈命成長及箇中掙扎。[4] 反觀近年香港教會在青年事工上百花齊放,形式突破與內容創新;門徒訓練也追求實務,勇於進入青少年的世界,了解他們的生活文化與成長需要,更新教會老套的形象。我們可從現代社會互聯網文化中講求即時性、互動性和關係性三個向度思考,作為瞭解並對應這羣千禧信徒的靈命成長需要。
即時性
互聯網普及後,訊息傳播是即時性。好萊塢眾星在剛過去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中,主持人艾倫狄珍妮絲趁機拍下史上最多明星自拍照上傳推特(Twitter),引發網友瘋狂轉載,刷新轉推次數紀錄,照片上傳推特不久,還讓推特一度當機。《紐約郵報》報道,這張照片轉推次數已超過二百萬次,打破推特紀錄,上一位紀錄保持者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他在2012年11月7日確定勝出連任後的「再四年」推文,當晚轉發次數超過七十八萬次。[5] 可見互聯網的訊息是即時性,也是爆炸性。此外,以往遇上問題時,除了向身旁友人查問、翻查書籍,或是請教專業人士。但現在,如前所言,智能手機是年青人生活中的「必須品」,他們會選擇將問題鍵入Google網頁,秒間提供千萬相關資訊,並能按個人需要作出相應選取。他們也會將問題放在交友網絡誠徵解難方案,管用與否不重要,重點是總會有與會者作即時回應。
回應信徒讀經生活的即時性,大部分年青信徒已使用存放在智能手機中的電子聖經。[6] 誠然,相關聖經網頁也附設了聖經中常見問題專頁,有助年青人即時查看。此外,部分電子聖經在設計上附有即時功能,讀者只要按下疑惑詞語,便會有適量注釋的視窗出現,大大幫助信徒明白經文涵義。
然而,靈命成長需要有學習忍耐的功夫,慣性快速瀏覽網頁,從這一頁跳到另一頁,只作重點搜尋,務求即時找到所需資料。回想初信栽培之時,教導禱告的課程都會提及,上帝回應兒女的禱告有三個答覆:分別是應允、反對和等待。首兩個答案是直接的,最難接受的回應是等待,或許我們愈來愈沒有耐性了!畢竟靈命成長是一個過程,不一定有即時回應,而其中的步伐也不一定是由我們主導,而且沒有特定年限。相信在講求速度和瞬間的年代,青年人需要的適應可真不少!
互動性
近年報章媒體紛紛探討網絡「羣組」建立,給人際關係帶來的影響。長年任職於科技媒體的楊士範(Mario Yang),[7] 見證着人際關係在科技商品與網路社交軟件日新月異下的微妙變化,並將其在不同網站專欄文章輯印成書,名為《用iPhone分手,在臉書上大和解?50個你不可不知的雲端生活關鍵報告》。[8] 書中沒有一大堆的科技專有名詞,卻用感性的文筆來描繪科技讓生活變得便利和更簡單,但也改變我們的生活形態,更影響我們的人性和與人相處的關係!其中在〈大家都愛Smartphone〉一文中,引用Newsweek的一篇文章,[9]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及心理學教授特克(Sherry Turkle)新作Alone Together的話:「我們用機器說服自己,即使是獨處時也彷彿有人陪伴。但當有人在旁時,我們卻依然看着我們的手機,好像我們是一個人一樣。」[10] 你認同這種說法嗎?手機讓你知道人家發生的事,因而人際關係變得更緊密嗎?還是讓人與人之間,因為科技發達而變得更疏離,只以文字代替言語的交通嗎?
特克追蹤並研究有關青少年成長長達15年,指出18至29歲的青年人與科技一同成長,也與科技一同分享,科技分享了父母對他們的注意力。當他們在公園玩耍時,父母一面遙望他們,一面玩弄手機:用餐時,雖然父母坐在身旁,但不時發送電郵短訊,心神恍惚。這些環境成長的青年習慣與科技分享父母的注意力,也不期望會改變兩者的溝通關係。[11] 久而久之,手機或網絡的文字鍵入成為青少年主要溝通途徑,在其中分享他們的喜怒哀驚,而不是靠言語中的語調和面容表情,來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12] 但是,即時訊息在手機上長短不一,此起彼落,可有想想訊息中要表達的是甚麼?要注意和感受的又是甚麼?
青少年的靈命成長需要個人反省與羣體參與兩部份,兩者彼此互動和平衡,唇齒相依。按照馮勒(James W. Fowler)探討信仰的發展階段,18-29歲的青年人的信仰發展介乎階段三「綜合・俗成式信仰」與階段四「個人,反省式信仰」之間。[13] 階段三信仰的青年人容易因羣體影響而失卻了自主性,要過渡至階段四的信仰層面,青年人需要有一些面對面交流經驗,來刺激他們反省既有的價值觀及信念,透過獨立思考、有意識地反省羣體賦予的思想言論是否合乎情理,[14] 從而建立較清晰的個人見解,肯定個人判斷所作的抉擇。馮勒認為一個人由一個階段發展至另一階段,過程並非自然而然的,能否順利過渡要視乎整個人各方面發展互相配合,如生理、心理及智力發展等。[15] 為這階段的青年人建立小組,有助找到可信任的肢體,從別人的眼光衡量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從自己與羣體的關係了解自己的位置,促進真實情感上的交通,同喜樂同哀哭,積極投入於教會生活,視教會為理想化家庭的延伸,[16] 模造一個真實的我及生活形態。
關係性
媒體網絡中的即時性和互動性,連帶着其中的關係性。在《用iPhone分手,在臉書上大和解?》中,作者寫的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事,如自從有了臉書之後,朋友分類逐漸明顯,究竟是點頭之交?還是允許他看到5年前的你?當爸媽想要你把他們加入臉書,究竟是加?還是不加?還是加了之後再封鎖呢?此外,WhatsApp這通訊方式產生出來的討論及誤會也不少![17] 有了WhatsApp,人與人的關係是更緊密,還是更疏離呢?要與人說甚麼,不再是見面或通話;問候友人,是WhatsApp中的smiley;直到電話接通了,談不到兩句,對方也要求掛線,然後WhatsApp你,因為他正跟幾個羣組WhatsApp中。
無意評定WhatsApp是與不是,想問的卻是甚麼是關係密切呢?若是能隨時發放訊息與友人分享,便是有密切關係?然而,搜尋有關智能手機或交友網站如何影響人際關係和溝通的研究,實在是多不勝數而且結果愈來愈具體。在日本岐阜縣一間機械零件製造商,因為深感員工沈迷在智能手機世界,影響員工彼此之間的交流,因此訂出每月$5000日元(約$400港幣)的獎勵金,鼓勵員工換回功能手機。其中二十多歲的員工開始注意自己使用智慧手機的方式,過去的休息時間,常看到同事在公司長椅上各自玩着手機,現在卻看到同事們互相聊着工作或家人的事。該企業社長岩田修造,希望這項制度能夠讓大家思考舊有溝通方法的重要性。[18]
美國自911事件發生後,家長紛紛為子女提供了流動電話,好讓有突發事情時能夠作出求助及報告情況,用意是表達對子女的愛護。手機成為了實在及情感上的安全感。「保持聯絡」讓青年人感受到一份安全,但也是一種焦慮。[19] 手機通訊是危急時隨時的幫助是無用致疑的,但在平安穩妥的日子卻成為一些「直升機家長」的監管工具。家長翻查子女通話記錄、臉書上的朋友帳戶、即時通訊軟件中的文字記錄等,這些都成了青年人的焦慮,也破壞了兩代的溝通關係。
信仰階段三「綜合俗成式」的青年人對家庭和教會的期望是和諧及緊密的結連關係,而階段四「個人.反省式」的青年人卻是相反。這不表示他們不需要羣體親密關係,而是他們需要預留個人空間。青年人在這兩個階段都會感到迷惘,是因為他們需要一位「第三身角度處理」(third person perspective taking)的人來幫助他們分析不同意見,並且作出適量的指導。[20] 牧者及導師可以成為那個第三位他者,協助青年人發展這階段的分析能力,平衡羣體與個人的關係,建構出一套综合的觀念,承擔其中的責任。馮勒指出這個轉變階段不一定順利,可能失敗於自我建構過程中的關係疏離。因此,有效的小組運作是認同關係的重要聚會,亦可緩和個人獨處的壓力。真實面談是青年成長看待自己、面對軟弱、尋求幫助及抒發情感的重要場景。
美國近年相繼有關信仰狀況的大型調查報告發表,[21] 巴納組織指出18至29歲青年人在信仰與教會身份上的掙扎是其中一個重點,也是教會老齡化的趨勢。[22] 網絡文化確實為這一代年青人帶來改變,是我們不能忽略及輕視的。互聯網中的資訊交流是一把兩刃劍。一面它可以突破地域和時間所限,及時幫助有需要的肢體;另一面我們可以在臉書開辦讀書會,分享閱讀心得、在WhatsApp羣組分享代禱事項,彼此砥礪等等。但最需要平衡的是它們會無限制地佔據我們的注意力,影響羣體溝通關係與個人安靜時間。
青年人需要同伴,更需要年長的成為那「第三位他者」、培育新一代年青人導師,分享過去的成長掙扎,將有助年青的在教會中成長。
註
[1] Nielsen 2013. “The Asian Mobile Consumer Decoded.” <http://www.nielsen.com/us/en/newswire/2013/ the-asian-mobile-consumer-decodedo html> (accessed 1 March 2014).
[2] 香港青年協會於2013年8月15日至9月6日期間進行,名為「智能手機與我」青少年意見調查,共訪問了500多名10至24歲的青年人,並於2013年 1178 T <http://yrc.hkfyg.org. hk/news.aspx?id=d0c297f1-6593-4fdc-900d-db07e5 Oeed14&corpname=yrc&i=2526> 。
[3] David Kinnaman, and Aly Hawkins, You Lost Me: Why Young Christians are Leaving Church- and Rethinking Faith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2011).
[4] Barna group, “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Millennial Faith,” “Three Spiritual Journeys of Millennials.” “5 Reasons Millennials Stay Connected to Church, 2013, from <https://www.barna.org>.
[5] Kate Storey, “Ellen’s Oscar Selfie Most Retweeted Tweet Ever,” <http://nypost.com/2014/03/02/ellendegeneres-snaps-selfie-during-oscar-opening-monologue/> (accessed 2 March 2014).
[6] 巴納組織研究報告指出,18-29歲青年人有70%習慣閱讀流動裝置版本的聖經。其中三份之一更以手機及網上聖經為主要經文來源。Barna Group, “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Millennial Faith, 2013, from <https://www.barna.org/barnaupdate/millennials/640-how-technology-is-changing-millennial-faith#.UykVWPmSxXc>.
[7] 科技資訊網站CNET Taiwan前執行主編,現任The News Lens總編輯暨共同創辦人。
[8] 楊士範:《用iPhone分手,在臉書上大和解? 50 個你不可不知的雲端生活關鍵報告》(台北:一起來出版社,2012 )。
[9] Jessica Bennett,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http://www.newsweek.com/alone-together-why-weexpect-more-technology-and-less-each-other-66795 (accessed 1 December 2011).
[10] 原文為 “We’re using inanimate objects to convince ourselves that even when we’re alone, we feel together. And then when we’re with each other, we put ourselves in situations where we feel alone-constantly on our mobile devices.” 參楊士範: 《用iPhone分手,在臉書上大和解?》,頁70。
[11] Sherry Turkle,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2), 266-68.
[12] Turkle, Alone Together, 268.
[13] 馮勒(James W. Fowler)以於 1981出版的著作 《信仰的階段》(Stages of Faith)而著稱,書中探討信仰發展與發展心理學的關聯。James W. Fowler, Stages of Faith: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 for Meaning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1), 161.
[14] P. G. Downs, “The Power of Fowler,” in Nurture That Is Christian, ed. Wilhoit J. C. and Deltoni J. M. (Grand Rapids: Bakers Books, 1995), 78-79.
[15] T. A. Droege, “Pastoral Counseling and Faith Development,”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s on Faith Development – a Reader, eds. J. Astley and L. Franci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2), 281.
[16] Downs, “The Power of Fowler,” 80.
[17] 今日館: (WhatsApp——七宗「罪」〉《星島日報》,2014年3月3日;下載自〈http:// std.stheadline.com/yesterday/sup/archive_details. asp?cid=20140303m01&ac=4〉;引用自鄺俊宇 facebook網誌〈whatsapp的「兩個剔」〉,2012 年4月25日及〈Whatsapp的「最後上線時間」〉,2012年12 月19日,下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kwong.yu.12〉。
[18] 〈智慧手機影響人際關係?日企「斷線獎勵金」鼓勵員工換手機〉《數位時代》,2013年11月 4日;下載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9888〉。
[19] Turkle, Alone Together, 247-48.
[20] Fowler, Stages of Faith, 177-78.
[21] 包括,Gallup, “In U.S., Rise in Religious “Nones” Slows in 2012,” 10 January 2013, from <http:// www.gallup.com/poll/159785/rise-religious-nonesslows-2012.aspx%231> ; Yasmin Anwar, “Americans and Religion Increasingly Parting Ways, New Survey Shows,” Media Relations, UC Berkeley News Center, March 12, 2013, from <http://newscenter.berkeley.edu/2013/03/12/non-believers/>; Pew Research, “Nones’ on the Rise,” Religion & Public Life Project, 9 October 2012, from <http://www. pewforum.org/2012/10/09/nones-on-the-rise/>.
[22] Barna Group, “Three Spiritual Journeys of Millennials,” from <https://www.barna.org/barna-update/ teens-nextgen/612-three-spiritual-journeys-of-millennials #.Uy97LPmSxXc>.
原載於《建道通訊》175期,2014年4月,頁14-18。
Latest Articles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建道通訊217期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