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的神學敎育——全人的訓練 / 曾立華
神學院有別於一般的敎育機構或團體,它不單是傳遞知識的機關,更是塑造生命的機制。華人敎會承接了西方敎會的傳統,以經院式的訓練為培育敎會領袖的主要途徑。為此,神學院在培訓敎會領袖人才方面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過去的十多年裏,建道不斷在已有的優良傳統之上,努力建造,在大力發展神學訓練的學術水平的同時,也致力強化生命塑造的機制,務求為敎會培訓「時代」的工人,本著「開荒、吃苦、火熱」的精神,為天國的福音,委身事奉。
一直以來,學院都是以審慎樂觀的信心積極面對香港前途的改變,以致學院上至院董會,下至講師隊伍,都沒有考慮他遷。反之,過去幾年在神引領下,抓緊機會大力發展神學敎育事工,盡力培育獻身事主信徒。
(一)學術水平的提升
隨著大專敎育的普及,近年獻身事主的弟兄姊妹普遍都有大專敎育的程度,為他們提供較高程度的訓練的需要明顯存在。再加上事奉中的敎牧,也因應時代轉變的快速,而必須尋求進修的裝備,本院乃於八十年代開始,在傳統的學士課程以外,增設碩士程度的課程,以應敎會所需。聖經研究碩士,敎牧碩士,宣敎碩士,道學碩士,基督敎硏究碩士等課程相繼設立。經三年的籌劃和準備,更於今年七月正式開設「敎牧學博士」課程。這一切的安排,並非為要提升本院的學術形象或地位,乃完全因應敎會所需,配合時代的發展需要,為敎會培訓適應時代的傳道人才。
(二)神僕品格的塑造
畢竟97之後的未來空間,無人能絕對有把握知曉一切。為免捲入空洞的臆測,我們必須緊隨目前具體可掌握的現實,穩步前進。站在敎會及神學院的立場而言,最具體可掌握的現實並非目下的處境,而是人,是生命。再現實些,就是我們如何栽培下一代傳道人。説甚麼五十年不變無非也是希望將今天的機會得以繼續保持,故此如何能培育出一群良善忠心,且有奮進堅毅心志的傳道人才,來帶領牧養特區下的敎會繼續有力發展福音事工,正是我們所關心的,相信這也是敎會所關注的。然而道亦是最艱辛和不容易的工作。根據過往的經驗,以有限的三四年時間是很難全然改變一個神學生生命的。神的工作和學生自身的醒覺同樣重要,學院的責任只是盡量開設渠道和措施來幫助同學面對他自己生命的缺欠,從而在聖靈的啟導下,漸漸削去不合神心意的品性。坦白説,有些學生是成功做到改變;但亦有些學生的改變差強人意,有待畢業後在敎會工場受磨煉。但問題是敎會能否接納這些傳道人?不單只是消極指責,且在其受挫敗後繼續積極扶助他們成長呢?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學院現有培訓同學品格生命成熟的渠道和措施包括:
- 彼此關心小組:二十多位講師各帶領十多位同學,隔週一次相聚,作生命交流,提點,禱告。
- 同學約見講師:就生活、靈性、功課向老師請敎,作個人指導關心。
- 每天設有早會:由老師及外來講員主講,主要集中靈性培訓,提醒,敎導;例如:一月首兩週分別九次主講聖靈所結果子,期望同學於敎導指引下,在生命培育美善的德行,成為主所喜悅的工人。
- 輔導處:由兩位有輔導專業訓練的講師幫助一些在生命、家庭、情緒、性格和人際等有困難的同學,使他們得著釋放,培育健康的自我形象。
- 成長小組:在課程外,設成長學習小組,讓同學自行報名參加,幫助他/她們醫治創傷,在性格靈性上成長,建立健康心理與品格形象。
- 屬靈操練:集體及小組操練禱告,生命反省,讚美敬拜,默想。
- 祈禱日:公禱、小組、個別禁食禱告。
- 夫婦團契:讓已婚同學和老師共同探索婚姻成長之路及配偶之支持,同心事奉。
- 品格評估:凡學士三年班及碩士二年班同學,需經兩三位老師接見,就其個人性格,靈命情況,作深入檢討。有嚴重問題的,須見輔導員,力求在畢業前改善弱點和不足之處。
以上是目前已有的措施和活動,理想地希望將來可設立「院牧」一職,專事策劃同學靈命品格之訓練,並作同學靈性上的牧養導師。
除此,學院在課程上,亦安排一些科目以助學生在質素方面的提昇,例如:「敎牧品格成長」,「敎牧個性之成長與困難」,「靈修神學與敎牧職事」等…
此外,實習處亦設有詳細評估制度,讓同學在周末敎會實習後,由牧者加以評估,然後由老師與同學一起檢討其事奉表現之強弱。
(三)操練學生佈道的心志,拓展學生佈道活動的渠道,及加強普世宣敎的意識
除了現行每位學生必須加入「佈道團」,從事各種佈道工作,如懲敎所、難民營、敎導所外,也有不少同學參與「院牧事工」,在醫院佈道和探訪上學習。現正探討可否在「新機場建築工地」向機建工人傳福音?
此外,在假期裏帶同學到中國大陸進行探訪敎會及間接做傳福音工作,如近期三十多位同學到廣西探訪敎會之行,使同學有很深的體會和傳福音作見證之機會。
每年暑假均派兩位同學到廣州敎會進行實習工作,實地深入瞭解大陸敎會的實況,加強其愛同胞之心志。此實習計劃是正式由兩會敎會認可和安排的。
另外,考慮在課程上開設:「特區下的城市宣敎/佈道策略」科目,給予同學修讀學習。
繼續在97後,推動同學關注及參予普世宣敎工作,多作短宣學習。
期望以上各項能培育一群滿有神大能和智慧的傳道人,不論環境順或逆,都活出基督樣式,顯出無私的真愛,現出豐盛生命創意,處變不驚,無畏困難的主工人來牧養帶領信徒。深信我們目前的一切計劃與事工,都是以生命質素得到提昇及發展為取向。
(四)為回應97的事工
- 發展信徒普及神學
除正規訓練課程外,我們也特別發展普及神學課程。現在有一百多位平信徒領袖(包括執事、敎會事工各部長、團契職員、主日學老師、福音栽培員等)努力接受相等於學士程度之訓練。至今已有三十多位畢業,在各敎會努力事奉。今年我們更為程度較高之大專信徒領袖開設「神學文憑課程」,在本院全時間上課一年。
除此,我們每學季開設14科夜間延伸課程給一般信徒修讀,某些聖經科目均超過二百人就讀。94年9-12月的一季裡,各科修讀人次合共超過814人,95年1-3月的一季,修讀人次更達1009人,這是特別感謝神的。另外,我們於本年4-6月將開設一特別課程:「香港敎會與九七」,為要裝備眾敎會信徒積極面對97,我們預期將會有超過四百人修讀的。祈請你們為我們以上的事工代禱,以致我們能就目前所需和機會,盡力做好裝備造就信徒的工作。
- 設立「基督敎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93年),一方面使神學研究處境本色化,同時支援中國福音化。
- 加強與國內神學培訓計劃的參與及交流。
- 開辦敎牧學博士課程,以培育一批具專業領導牧養的領袖,為華人敎會作深入的研究貢獻。
- 成立「敎牧硏究中心」,讓敎牧研究各種牧養及傳福音模式,實際幫助敎會更有效發展事工。
- 發展出版之事工,期望在學術研討上及信徒培育上並進,貢獻華人敎會。
- 為配合以上事工之推展,近年本院致力加強講師隊伍與及學院各樣設施,重建與擴建,以能使容納量擴大,亦使設施現代化,配合時需。更強化行政架構,使事工人事運作更順暢,彼此配搭。在這一切之上,更需要敎會的認同及支時;
- 為本院的事工禱告
- 推薦有質素的弟兄姊妹來本院受訓,裝備事奉。
- 為培訓領袖的事工需要,慷慨奉獻。
原載於《建道通訊》99期,1995年3月,頁7 – 9。
Latest Articles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建道通訊217期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