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景嶺的「中史堂」/辜創霖

「調景嶺」這三個字,見證著香港歷史變遷,從過去被稱為「垃圾灣」(JUNK BAY),盛載著一代人的故事,只是這些「無人知,唔會理」。此行再由劉義章教授親身帶領我們一群神學生,再次走入歷史長河,重塑當年的一點一滴。

2017年1月7日上午,一行十七位建道神學院的學生及校友,由調景嶺港鐵站出發。先由劉教授作簡單介紹,繼而取出一張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的調景嶺全景。之後沿著當年調景嶺寮屋時山邊一條小路走上「茅湖山觀測台」附近山域,向著寶林南路進發。這條路可以直走至觀塘,亦是當年居民與外界聯繫的重要幹道。

路途上劉教授分享昔日在調景嶺的生活點滴,包括當時教會學校的情況、教會西教士的傳福音景象、以及靈實醫院的醫療工作。其中筆者有機會分享,部份與調景嶺有關的故事。作為一名將軍澳成長的居民,少時遠眺「青天白日」的旗海,大學時曾在靈實機構實習。入讀神學前的工作機構,是由戴大衛宣教士於此地創辦的兒童院,收留一些失去父母的小孩,讓他們可以重新生活。到了寶林南路,看著正在被重修的調景嶺警署,一個能夠鳥瞰整個調景嶺全景的地方,將來會成為記載調景嶺的風物館。是次旅程的最後一站為靈實醫院,由基督教靈實協會福音事工部靈性關顧主管黃國輝先生,向我們介紹醫院的由來及其創辦人司務道教士的事跡,讓我們感受當日他們為調景嶺及香港,作了不少的貢獻。

上述的歷史文化活動,屬於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所成立「中國基督教興趣小組」。此小組於2014年6月30日首次舉辦活動,包括與不同的基督徒歷史學者對話及參觀不同的教會歷史足跡。目的是致力凝聚一班對中國基督教史興趣的同學,彼此分享中國教會史。每學期舉行一次活動,自由參與。

 

 

原載於《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通訊》66期,2018年1月。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