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事工高峰會後記 / 葉松茂
不同大小堂會的挑戰與機遇
建道神學院於3月7日在旺角浸信會舉辦了第四屆教會青少年事工高峰會,共二百多位教牧同工出席。高峰會設有三個工作坊,討論不同大小的堂會青少年事工的挑戰與機遇,並有三間堂會分享,他們都是參與建道青少年事工教牧文憑課程的教牧同工。
基督教基恩會屯門堂的盧子劍牧師分享過去與中學合作,效果强差人意,兩年多前堂會只有五位青少年,後來在建道學習新方法,人數急升到140人,而且開始了十個門徒訓練小組,大量高中生對信仰十分委身。盧牧師分享到佈道理念由 “believe then belong” 改變成為 “belong then believe”,即先推動大量中學生熱切投入教會的團契,再建立他們的信仰。他原先是比較保守的基要派牧師,願意為主改變自己,努力與少年人交往建立關係。
宣道會屯門市中心堂原本有十多位青少年,李兆維傳道參加了建道課程後,用大手佈道計劃吸引了20至30位青少年穩定回來,而門徒訓練令原本在當中聚會的高中生投入事奉,其中四位高中生更立志將來全職事奉。他覺得自己大量埋身牧養是改變的關鍵,同時他也分享到自己學習做好時間管理,在牧養之餘反而多了時間每星期跑步三次。
基督教敬拜會﹙荃灣區﹚的葉偉強弟兄分享到堂會原先已經有百多位青少年,通過與小組時間整合的多元成長計劃,堂會共增加20至30人,而各組的高中生及大學生也開始負責牧養剛參加小組的初中生,心態上有很大改變。
Empower and Engage
另外高峰會以”Empower and Engage” 為主題,當中有兩個演講及三個案例分享。著名社會學家呂大樂教授認為成人世界對青少年總有各種不公平的看法,例如上一代總是對年青人說:「為甚麼他們二十多歲還未能應付我當年每天在做的事情﹖」這一代青少年的教育機會提升,但競爭也大了,而且「一帶一路」之類的經濟發展,也只會對已有基礎的專業人才有利。或許有人覺得社會紛亂,但呂教授覺得只要堅持將心比心的人文精神,就可以持平看待各事情。
梁家麟院長則提出兩個進路分析青少年的各種訴求:結構主義認為外在的社會經濟政治處境,令青少年無法突破﹔文化主義認為青少年面對的困難其實在各年代及族羣都一樣存在,重點是他們個人對應的態度。梁院長認為成年人若能站在青少年的立場的話,向他們進言也是可行的。他提出教會青少年事工必須回到福音使命為基礎,並要創造讓青少年表達自己的空間,建立一層一層的關係牧養制度:例如大學生牧養高中生,高中生牧養初中生等。
中華宣道會友愛堂的郭文俊傳道分享到每年有29個青少年的野外露營,戶外體驗成為最受歡迎的興趣學習班,在吸引新朋友上效果顯著。但更重要的是作為門徒及領袖訓練的主要方法,所有組員必須完成極具挑戰的蚺蛇尖攀山,以確立他們堅毅不屈的精神,曾有人以12小時才完成這項挑戰。郭文俊多次強調戶外體驗絕不能外判給別人,必須由堂會的傳道及領袖親自帶領,並自己真正愛上這活動才能發揮果效。
基督教迦南堂的鄭家輝牧師分享如何讓青少年參與並帶領扶貧,包括設立北區唯一的熱食飯堂、為貧困孩子義務補習、派發奶粉及月餅、為長者理髮等。他不斷強調扶貧作為福音使命的一部分,必須努力帶領受助者回來教會聚會,並且把扶貧與青少年門徒訓練及靈命成長結合。
活石堂九龍堂堂主任王少勇牧師則分享如何牧養熱心參與政治運動的青少年,建議必須即場牧養、親身到場,並確保自己在眼界與認知上超越青少年人。方法上要引導他們不能太過激進、深化他們對政策的關注、自己身體力行及保持平衡的態度等。
建道與堂會同行更新之路
今年在高峰會分享的基恩會屯門堂, 宣道會屯門市中心堂, 荃灣區敬拜會, 都是曾經參與建道青少年事工教牧文憑課程的同工。此課程專為負責堂會青少年的教牧同工而設,建道希望與堂會同行兩年,一起更新堂會的青少年事工。課程包括二十四周,逢星期一全日在灣仔市區校園上課,以及為期兩年,每六個星期一次的單對單約見。詳情可參建道神學院「教牧及專業進修學院」網頁。
第一及第二屆合共60位教牧同工參加 堂會大都經歷在大手佈道、埋身牧養和門徒訓練的更新。第三屆課程分為春季及秋季入學:春季入學的19位教牧同工已經在今年3月開始上課。秋季入學的將在今年9月開始上課,今年6月15日截止報名。
原載於《建道通訊》183期,2016年4月,頁22-25。
作者簡介
葉松茂
拓展總監
Latest Articles
[電子書]困境與抉擇:「建道研究中心30週年誌慶」跨學科研討會論文集/廖炳堂、倪步曉主編
2025 年 1 月 2 日
一篇特稿:好好事奉主! / 梁國強
2025 年 1 月 1 日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