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分享 】不忘初衷 / 吳國安
先談些歷史。二十多年前,衛美玲傳道從香港到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讀書,來到我在台北的母會實習。1991年中我考完大學聯考,請教衛傳道:「我以後希望作傳道人,大學讀什麼科系比較好?」她建議我選歷史系;她認為,了解歷史上許多事件和發展,對於以後進神學院讀書很有幫助。聽了她的建議,我第一志願填台大外文系(因喜歡英文),之後連填了另三間大學的歷史系。結果,上帝沒有讓我上第一志願,卻帶我進了台大歷史系;之後又考上歷史研究所,接受總共七年的史學訓練,為日後神學研究奠下基礎。
2011年8月底我和太太從台灣來到香港,開始在建道的事奉;9月初衛傳道來長洲探望我們,並把上面那故事的「前傳」告訴我。更多年前,衛傳道從香港赴台讀大學,就已立定心志全職事奉,她當時的傳道人建議她:「讀歷史系。」因此衛傳道大學讀了歷史系,之後進神學院,成為傳道人。若干年後,她也「引」了我讀歷史系,開啟我透過學術、教育去事奉上帝的旅程。
故事繼續下去。由進入歷史系到完成博士學業,二十年的預備,上帝未帶領我成為牧會的傳道人,卻成為神學院的老師。從跟到引從學到教,我恐懼戰兢,卻不妄自菲薄。來到建道,我告訴自己,比起一般中學或大學生,神學院學生的學習動機很可能是最強的。他們如此願意學習,如果我作為教師未以相應的專業和熱情回報他們,那是我虧欠他們;如果我不能教到讓他們對教史甚至神學感興趣、從中有所學習,那麼問題在我,不在他們。
近兩年的時間很快過去,我因家庭因素離港回台。從2011年9月14日教史一第一堂的躍躍欲試,到2013年6月13日教史三最後一堂的依依不捨,我想我的投入程度未曾稍減。兩年期間,閱讀、思考、組織、表達、閱卷、評分等過程並不輕鬆,第一年經常獨自留守宿舍的太太和不定時現身辦公室的壁虎可以作證。在最近完成的《教史參書》(即教史三同學寫的謝卡)上我讀到以下的字句:
「能把歷史講得如此生動,確實體能可貴」
「讓我對歷史課的厭惡完全除下」
「使我由不愛讀歷史至現在是感興趣」
「這應該是自己幾乎沒有打瞌睡的學科」
「讓我再次享受歷史課程」
「每次上課我都非常享受」
……
我認定,這些正面回饋所透露的更多是關於這些同學而非他們的老師;同學們付足代價認真學習、毫不吝惜表達欣賞。面對他們,回想起他們,我只能鞭策自己更加勉勵。希望我未讓同學們失望,同學們肯定未讓我失望;更重要的是,我們所信、愛我們的上帝不會讓我們失望(參羅五5,十11)。正是因着對將來的盼望有確據,我們可以持守異象,不忘初衷;也正是因著忠於蒙召的原點,我們得以再接再厲,向着所盼望的未來直奔·正是與起始和終末間的聯繫,使我們在過程中的得與失、喜或悲、成就甚至失敗,都被賦予意義。台灣、香港、建道,或其他工場,都應作如是觀。
除豐富施恩的上帝外,有太多人需要感謝。感謝梁家麟院長,兩年的共事、談話以及二十多年來他的專書、文章等,於公於私,我得到他許多提攜和指點:特別是2012年10月底三日三夜「被休假」回台事件,讓我深刻感受他對同工的關愛。感謝郭鴻標牧師,他寬廣的視野和深刻的見識,新渡輪上幾次的促膝長談,及辦公室內的分享禱告,使我這初出茅廬的神學老師受到極大造就。感謝所有老師和同工在教學、行政、事務及生活上的各種支援,讓我這個普通(話)人、外來者在「建道家」得到絕不普通的照顧。感謝課堂內、飯堂裏、小組中、山頂道或茶餐廳有交集的每一位同學,與他們兩年的相處豐富了我的生命,雖然時間實在太短。
展望前路,願我們都懷抱盼望,不忘初衷。願聖靈保守我們繼續在祂的團契中,使我們更認識主耶穌基督,更引人來到全能的父上帝面前。
原載於《建道通訊》172期,2013年7月,頁32-33。
Latest Articles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