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我們不需要XX師,我們需要傳道的人/湯紹源

失卻聖經與神學視野

過去一年,為著探討泛靈恩運動的緣故,筆者寫了一篇小文章,對泛靈恩運動稍作神學上的反省和批判。有關評論,當然少不免圍繞着泛靈恩運動感性掛帥之弊,告誡信徒要多作理性分析,莫教陷入僅憑經驗詮釋真理的錯謬。然而,這些忠告不是不正確,但對於筆者,以至於廣大福音派教會及其信眾來説,並未有效地消減泛靈恩運動的影響力,任憑神學工作者大聲疾呼,闡明泛靈恩運動種種偏頗之處,仍未能對應泛靈恩運動給我們的挑戰。蓋因泛靈恩運動除了鼓吹經驗之外,其最吸引的地方是滲入信徒每日生活的處境中,為信徒提供有效的信仰落實方案,更重要的是,此乃一些名為「屬靈」的方案,這些方案容許上帝的參與。泛靈恩運動強調上帝直接而唐突的介入,反觀福音派教會,我們對於信徒生活的教導,面對日常生活的挑戰,傾向用「世俗」化的對應方法,任何問題皆有其「世俗」方案。倘若有家庭問題,找個婚姻治療師幫忙,教會事工發展不前,找個教會增長專家來個顧問一番,很多時候,這些教會增長顧問只是社會學、市場學、企管學的專才,卻不是具資深教牧經驗與屬靈洞見的牧長。當然,福音派套用一些世俗方案並不完全為過,但卻是一種忘掉從聖經和神學視野來回答俗世問題的偏失。[1]

舉些例子,好幾年前鄺炳釗牧師寫了一本《從聖經看如何認識和提升自己》,意在幫助信徒以九型人格的模型——透過一個簡明實用的方法,以心理學模式承載聖經的教導,冀望提高信徒對聖經的應用技巧。「從聖經看……」顧名思義,該書的主體是聖經教導,而不是九型人格。可惜事與願違,結果教會掀起了一陣九型人格學習潮,喧賓奪主地把聖經丟到腦後,信徒相交只關注自己是第幾型,或判斷對方是第幾型,跟着按型來分析各別的處事為人,問診斷人! 而聖經的教導卻不見蹤影。筆者的愚見,這實在枉費了鄺牧師的一番苦心。

現時坊間盛行以心理輔導作為牧養的重要工具,基督教報章每期以整版廣告宣傳某種心理治療訓練班,節錄近期《時代論壇》 兩篇宣傳資料,以下是某大教會的學員心聲:

一生人一定要上的課程!(筆者問:不是主日學嗎?)

不只幫助自己,更能影響他人。卓越人生,由xxx開始。 (筆者問:不是由信耶穌開始嗎?)

另一出於某著名輔導機構的標語:

學員學歷高:近九成學員大學畢業,其中三成以上具硏究學位。(筆者問:學員的學歷高代表有識之士都學XXX嗎?)

可能今日的基督教心理輔導已經不算入時,大部分有頭有面的基督教輔導工作者,已搖身一變成為「治療師」,因「輔導員」不夠專業,必須升格為師,晉級時尚的稱號。不過,究問教牧和信徒果真需要成為治療師,或自己成為治療師麼?教會果真要成為心理治療所麼?教會應當是一個容讓上帝治療心靈的地方,為何我們要成為治療師,而不是強調由上帝治療?作為教牧,我們豈不應該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麼?教牧傳道以至教會領袖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去拿個「高級」又「專業」的「輔導」又「治療」的資格來做甚麼?筆者並不否定輔導的功能,也相信教牧該接受一定的輔導技巧訓練,甚至有一小部分該專職從事。[2]然而,在教會的使命裏,心理輔導該當扮演的是前線的接觸、後方的支援角色,而不是核心的事工。況且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心理輔導課程,真箇可提供基督教的屬靈指引麼?

本末倒置的信息

回到問題的核心,筆者要提出的並不是泛靈恩運動的威脅,而是福音派教會內在的危機。面對教會的世俗化,遇事不尋求聖經的指引,充其量是翻翻聖經,看看有甚麼金句式的批語,而把解決問題的方法求諸世俗的方案。一位教 牧學學者韋利民 (William H. Willimon) 在他的一本小書指出:[3]「因為我們太樂意將聖經的信息與當今的文化相適應,受其限制,現代的社會不再把教會看作一種威脅,我懷疑他們只覺教會悶厭而矣。我們所講的跟當代不少世俗聲音沒有兩樣,現今的世界根本無須不相信我們的信仰。」同樣,如果我們為信徒或非信徒所提供的生活方案,跟世俗聲音沒有兩樣,如果教會一樣提供輔導服務甚或是「治療」,那跟世界有多大分別呢?很可能最大的分別在於收費或不收費而矣。泛靈恩教會至少嘗試提供聲稱「屬靈」 的出路 ,強調上帝活活的貫乎我們生活之中,我們可以批評他們不辨諸靈,但我們更可能是不辨諸術,不辨諸經。若説泛靈恩的對應內容錯了,但其方向是對的,縱使很多福音派的對應內容對了,但方向卻是錯的。

誠如鄺炳釗牧師在其及後另一套叢書的序言裏,一語中的地說:[4]

讀經對現代信徒尤為重要,但不少人都傾向用專家許多的理論(術)代替聖經(道),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指出,不少教會提供心理輔導課程或祈禱的方法,這都是有益的學問,但只是小「術」,而非大「道」。

有趣的是,接著引用提摩太後書四章3至4節「耳朵發癢,偏向荒渺的言語」來形容信徒和教會培育課程的現況。看來不單是教會現時尊「術」的問題,蔑「道」的問題更令人憂心!可能很多人覺得 「道」是不切實際的,皆因道不能即學即用,要透過不斷反省和個人實踐才能應用出來。本來這也未可厚非,如果術從道而出,問題一點不大,又或術受道所統,即術以載道,換句話説,我們仍有信息,而這信息就是聖經中獨有的生命之道,也是其他俗世凡聲裏絕對找不到的救贖佳音。

弄清定位

面對芸芸信息,認識「教會」 的真理、教會的使命及其主次之分,乃是當前急務。當我們不經意地把世俗的方案納入教會事工中 ,可不是故意混淆上帝的道,而是混淆了「教會」是甚麼。聖經對教會的描述不少,但基督新教自宗教改革以來,為了抗衡或否定昔日羅馬教會的權威,不覺任由教會論沉寂,使我們的教會論變得模糊。教會存在的功能為何?除了朦朧不清的無形教會論之外,一個有形有實的教會,撇除洗禮和聖餐外,可怎突顯其與眾不同之處呢?又教會存在的形態為何?除了用聖經中基督的身體比方,實質的聖徒相通是甚麼意思?個別信徒與教會整體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再説教會和社會的關係,除了常講的社會關懷議題外,社會排拒與教會本質有何關連?而敵辯背後的實質又是怎樣的呢?是政治性的?道德性的?文化性的?凡此種種,皆須有條有理分辨清楚聖經是怎樣説的。

教會是信仰羣體服侍世人的場景,也是彼此服侍的場景。這完全是屬於信徒羣體的,她有獨特的表達和要求,非教會人士看起來是不明袖裏的。試問一班人逢星期日大清早往禮拜堂去,而現代人的星期日清早該是蒙頭大睡,或是休暇玩樂的時候,基督徒這種行徑並不是世人的行為。説得深入一點,登山寶訓的教導實非平常人能夠達到的標準,惟有處於一個緊密相愛的羣體裏,籍着經常操練並得到隨時鼓勵,才可以活現出來,歸根究柢,就是一種惟有聖靈感動才可能有的行為。主耶穌説:「如果你們彼此相愛,眾人就會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5。《新譯本》)約翰的意思是基督徒羣體要讓人羨慕,教會的表現、教會裏的信徒能否受人羨慕,確是我們最大的吸引力,而造種吸引力在於基督徒有否靠着聖靈的力量,竭力遵守聖經的教導去生活,不僅在可為的情況下而為之,甚至在艱難的時刻,自覺不可為的處境下也為之,那才能實實在在經歷聖靈的同在和幫助。如此,不光教外人認出我們是基督的門徒,教會裏的自家人也會以身為基督門徒而自豪。人來到教會,如果只沿用俗世的方案來解決問題,豈不太迂道了嗎?基督徒回到教會,敢情期望有上帝運行其間,教會提供的該當是上帝,而不是另一個活動、同一樣「治療」。假若我們不談聖經的要求,一味用世俗的解決方法,那我們就跟世俗任何一家非牟利機構沒有兩樣,大不了也只是一家基督教機構罷。泛靈恩教會告訴信徒,告訴未信者:「上帝就在我們中間!」福音派教會也必須提供一條讓上帝在我們中間的真正屬靈方案!而筆者相信,答案簡單得很——我們成為一家實踐聖經教導,讓弟兄姊妹經歷上帝改變生命的教會。

註:
[1] 筆者嘗以反賭波和反墮胎為例,指出基督教偏重反對聲討,但少從直接實質協助賭徒、意外懐孕的女性出發。 見2002年和 2003 年《建道通訊》丶《時代論壇》2004年秋至 2005 年冬六個月的「左倫右理」專欄,本文不贅述。
[2] 一部分牧者蒙上帝特別引導,在某一專業上進深和服侍,本是無可厚非,也有其必要,這是教會裏面的分工。
[3] “Because we have been so willing to accommodate the message of the Bible to the limitation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the modern world does not regard the church as a threat; I suspect it regards it merely boring. We are giving the modern world less and less for in which to disbelieve because it senses no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the church is saying and what is being said by a variety of secular voices.” William H. Willimon. Shaped by the Bible. (Nashville: Abingdon, 1990), 13.
[4] 鄺炳釗。〈自序〉《認識信仰系列》(香港 : 明道社,2005) ,頁ix。

原載於《建道通訊》149期,2007年10月,頁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