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襲港/梁家麟

一個韓國導演拍了一部有關教會的記錄片,名為Quo Vadis(《你往何處去?》),現正在當地公開上演,引來社會和教會相當大的議論。它主要談論超大型教會存在的各種問題,包括以企業形式經營、教會世俗化、牧師世襲制,乃至多件醜聞等。由於有教會申請禁制這部電影上映,結果讓它的知名度更為提高。

導演的基本論調是:韓國的教會愈來愈大,但其中的耶穌卻愈來愈小。

他詰問教會:許多人都指出教會的各樣問題,只是教會説聽不到。

片名盛載了全套電影的總結性提問:教會應如何走下去?

在韓國教書一星期,跟不同的牧者和信徒接觸,不約而同地都在談韓國教會的前景和方向。他們認定:教會論是當今最迫切的課題;就是説:一個合乎聖經教導的理想教會應該是怎樣的。

有不少信徒選擇不上教會,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玩名詞,將韓文「迦南地」(가나안)三個字倒轉,變成「不去」(안나가),表示他們不願意上教會。他們宣稱仍然愛耶穌,卻不愛教會。據説不上教會的韓國基督徒有三百萬。

也有人努力推介小型教會的模式,宣稱小型教會才是出路。小即是美。

跟一些牧者聊天的時候,禁不住表達我的困擾:韓國超大教會其實只有十來家,絕大部分教會都在二百人以下。要是小型教會便是出路,那韓國許多教會一早便已在出路上了。昔日我們視那些發展數十年仍停留在百數十人的教會為有問題,如今竟然把它們視為答案;問題變成答案,這不是有點滑稽嗎?

他們的看法是:不管是超大教會抑或中小型教會,其實都會出現問題,甚至説出現問題的機率是差不多的。但由於超大教會的社會影響力浩大,一旦出現負面的新聞,破壞性的影響便無法計算了。

歸根究柢的是:一個教會是否有理想的人數上限?超過某個規模,教會便會變質,牧者的牧養角色轉變,肢體關係也會扭曲,而金錢和權力的誘惑亦變得難以克服?

對於香港教會,特別是以中小型堂會為主的宣道會,韓國教會現存的問題遠遠未是我們的困擾,但是,一些思考仍是值得注意的:

1.教會是否必須做強做大?開荒植堂的意欲減低,志切集中資源和力量成為中大型教會,這個做法是否必然合理?會不會做成不必要的內耗或浪費?

2「追求卓越」,特別常常偷運人間的優秀典雅標準進來的「卓越」,是否教會的必然之路?我們營建一間十億豪裝的禮拜堂,宣稱這是將「最好的」獻與主,究竟造成的是見證抑或反見證?

3.同理,教會常有人宣稱跟隨潮流文化是世俗化與庸俗化,卻意識不到守護高級典雅的文化品味,將高檔變神聖,才是最根深蒂固的世俗化;並且這種世俗化會將處於社會邊緣位置的青少年和普羅大眾逐離教會。

4.今天香港常有人批評教會在政治和社會議題談論不夠、投入不高,造成脱節現象;但韓國的故事卻是教會被批評為跟政治和社會糾纏太深,失卻超然性,深陷人間泥淖而不能自拔。不管是支持附應執政黨抑或反對派,都無法避免站錯邊的困擾。昔日的五四青年,今天的貪官污吏;街頭戰士可被收買,反對派運動也可以有重重黑幕。台灣的陳前總統和韓國的李前總統都曾被視為社會良心和政治的清新力量;今天我們質疑的政黨和政權,曾經是吸引無數熱血青年包括許多前衛基督徒積極投入的理想象徵哩。教會若是積極投入政治,果真能適時抽身而出?

原載於《宣訊》181期,2015年1月,頁2。

[本文獲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