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慕皚院長卸任專輯】

院長就職典禮籌委會主席 / 曾立華

張慕皚博士自1980年起在建道擔任第二任華人院長至今,已超逾四分之一世紀。今天他終於功成身退,卸下院長職務,並重新上路,以另一種形式繼續服事神和建道。

張慕皚博士忠心事奉的榜樣,可說是眾人模仿的楷模;他對建道及華人神學教育的貢獻,亦有目共睹。在這個向張院長表示感謝和致敬的特輯裡,我們邀請了不同年代的同工、校友及在學的建道學生,寫下對張院長的感言。讀者可從中更清楚認識這位基督忠僕,以及他美好事奉的成果,並作為一份感恩和欣賞的禮物呈送給他;同時,更將一切榮耀歸給神。

 

張慕皚院長給建道的珍寶 / 黃碩然

自1981年至今,建道校園裡先後聳立著多幢不同用途的建築物:男女生宿舍、已婚學生宿舍、圖書館、教室、行政樓、福群樓及大禮堂等,它們標誌著張院長對神學教育基本「硬件」的投資,顯示出他遠大獨到的眼光。每一幢建築物的落成,都為建道的神學教育帶來新氣象和新發展。

張院長在任二十五年內,把建道的神學教育課程發展至現在多個不同學位的多元化課程,當中見證了他對神學教育的「軟件」同樣重視。他重視教會的需求,善於發掘神僕人的不同潛能,也讓人有廣闊的空間踐行神給人的不同使命……對於這一切,他都義無反顧地承擔和拓展,並讓來到建道家的同學得到適切的裝備。

早在八十年代,學院開辦道學碩士課程時,張院長便四出招攬神學教育人才,也選拔本院的優秀畢業生,作為學院的儲備講師。張院長多次這樣說:「敎授團是神學院的首要寶藏。」現在近三十位全職教授,逾十位在建道已留守教席十五年以上。建道擁有如此穩定的教授隊伍,除見證了院長對教師的關愛,也足證他對師資培育不遺餘力。

如今,張院長雖然卸下院長的行政重任,但仍會留在建道家,領導長遠發展委辦會,繼續與同工一同承擔神學教育的職事。

他千叮萬囑要我們以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要以真道自建,要持守純正的聖經真理,要堅信聖經是神的啟示。這見證了他的神學思想和立場,如何成為建道成長的根基。

過去備受爭議和不斷更新的行政組織,已不再是重要的話題。世上哪有一個行政組織的理念,是絕對無誤而又最適合建道呢?在一間機構擔當四分之一世紀的領導又談何容易?我只能見證:惟有在這被信任的環境中,我才可以自由翱翔,實現神讓我留在建道的夢。

梁家麟博士接任了!梁博士擔當院長一職,可謂任重道遠。願神使用梁院長,祝福他,使他成為另一位祝福建道家的領袖。

 

張慕皚院長的兩個忠告和兩個美好特質 / 蔡少琪

在張慕皚院長《唇齒相依的神國伙伴》書的序言中,梁家麟博士說張院長是「現代建道的奠立者」,這稱呼可謂相當合宜。無論在硬件或軟件上,張院長的影響力遍及建道每一角落——現在除了翟輔民樓外,每一棟建築物都在他帶領下建立,每一個教員也在他帶領下受聘。想起張院長,更令我想起他的兩個忠告和兩個特質。在慶祝建道百周年時,他常提醒我們要看重神學教育。在近代華人教會不足兩百年的歷史中,建道能參與一半以上,這是莫大的榮耀。神學教育極為重要,不單值得我們委身,也是眾教會應該大大關心的,因為「神學教育的目的,是為神的教會訓練時代工人;而神學生的素質則決定未來教會的素質」。此外,他常勉勵我們要堅守聖經的權威,並以謙卑服事教會的心態去辦神學教育。他常提醒我們,美國早期的大學,包括哈佛大學,起初也是以培訓傳道人為己任,但隨著時間過去,美好的傳統卻失落了。我們既要持定「至聖之真道」,且要回應時代,這是他給我們的挑戰。

想起張院長,首先最打動我的是他廣闊的胸襟和容人的雅量。事奉中出現意見不同的情況,並非罕見。我們的教師同工大多是理想型,雖然每個都願意學習謙卑,但骨子裡仍殘留一些傲氣,以及學問上和立場上的執著,所以討論事情,探討前路,時有辯論。但同工至今仍能互重互讓,我想除了神莫大的恩典外,就是我們有一位胸襟廣闊的領袖。此外,張院長勤奮好學,忠心事主的心志,也深深感染筆者和同學。在卸任前,他仍然到處奔跑,探索神學教育和教會未來的路向。「要忠心」是建道多年的校歌,他臨別前一句話觸動了不少同學的心:「我願意按主的帶領,一生學習忠心事奉,直到失去工作的能力。」

想起張院長,也想起接任的梁家麟院長和建道。我常有一個禱告:「願那感動祂僕人的靈,加倍地感動他的繼任人,和每一個愛主愛建道家的同工、校友、學生和弟兄姊妹。」期望在二十一世紀中,神興起更多愛主的弟兄姊妹,延續「開荒、吃苦、火熱」的精神,「以真道自建」,仰望「十架和冠冕」,「忠心所託」,靠著神的恩典和祂的靈,將福音傳給萬民,直到地極!

 

博士、牧師!亦師、亦友!/ 馬志民

當日踏上蒙召的道路,走上長長的山頂道,穿過建道大門的牌坊,迎面而來最深刻的影像,就是一個高高瘦瘦,常常穿著恤衫西褲的學者身影。他是我們敬愛的院長——張慕皚博士。多年來,我們對院長的稱呼總有點混淆:張院長、張博士、張牧師……然而,這種混淆卻令我們更深刻地了解張院長的不同特質:

他,是我們的院長,這地位不可代替。眾所周知,張院長多年來帶領建道神學院發展,這是神奇妙的作為,也是神祝福的印證。

他,是一位博士,可惜本人選讀張院長的課不多,但是他對神學的研究、分析和講論,以及堅定的立場,都令我對信仰有深刻的反思及重整。

他,是一位溫和、謙遜的牧羊人。他持定永生大道的方向,使我們不致迷途;在他牧養的長洲山頂上,眾小羊有草吃,不飢餓,有水喝,不乾枯。

張院長榮休,對我們而言,真是來得太快,因為回想山上學習的時光,依然歷歷在目;他孜孜不倦的教誨,依然猶在耳中。

雖然如此,對於張院長的榮休,我並不惋惜。這不是因為對院長有不敬之心,而是因為他有從神而來的靈力和信心,深信神要繼續大大使用祂的僕人,在普世宣揚神的國度。張院長如今雖不在山上,卻已進入人群之中,為的是引領更多人來到山上。

願主賜福我們的張院長、張博士和張牧師!

 

院長與建道——錢幣的兩面 / 張志賢

作為學生,能為老師的離任寫一點感言,實在是莫大的榮幸。我在八十年代初蒙召進入建道神學院,並於九十年代後期再到建道進修,建道可說是培養和孕育我的地方。張慕皚院長與建道緊密相連,在我們眼中,建道就等同張院長,張院長也等同建道。無論別人認同與否,張院長與建道的關係,就像一個錢幣的兩面。張院長委身於這個事奉崗位已接近四分一世紀,他對建道的影響可說是相當深遠。

張院長是一個內斂、沈實而穩重的人。縱是天氣悶熱,他仍然打著領帶,穿上長袖襯衫,實在令人敬佩,他為建道約束自己,承擔著各樣的重擔。每次在神學院校聯席會議上,當張院長代表學院發言時,我總有一種以建道為榮的心態。他沒有驚天動地的言詞,但往往能平實而堅定地帶出聖經的真理,而且言談間常帶點幽默感。

建道從八十年代開始邁向現代化,張院長將各方的資源匯集在建道身上,把簡陋的神學院建築群一幢幢拆去(除了祖屋翟輔民樓外),換上簇新的建築物;另外在師資延聘和推動學術方面,他都投注不少心力,大大提升了建道的地位。

在這個現代化的過程中,張院長面對壓力和重擔,連他自己喜愛的教學及寫作也放在一邊。現在建道在設備及師資上已納入軌道,他渴求回復自由身,在神學教育上作更深一層的貢獻——多寫一點華人的神學教材,輔助新一代的傳道人,我相信這是他的另一心願。

作為校友,在這裡只能說一聲:「多謝!」願神報答你的勞苦及親自賞賜你。

 

謙厚品格令人欽羨 / 黃宇明

敬愛的張慕皚院長:

初入建道唸書時,蕭壽華牧師正暫代院長之職,當時風聞你曾為學院作出多項貢獻,卻因一直未能親身跟你學習而感到遺憾。後來,知道你重出江湖,就盼望跟你學習。當時我報讀了系統神學及基督教倫理學兩科,但因講師及科目調動,始終未能遇上。當我以為沒有機會時,幸好又因其他變數,最終能願望成真。

能夠跟你學習,實在感到非常榮幸。從你身上,我看見一位神非常重用的僕人。你的謙厚,叫你不會因經驗豐富而自傲;神的恩典,更叫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縱使牧會工作如何繁重,你仍然抽身為學院服務,與學員分享心得,這實在是我們作為後輩所羨慕的品格和恩賜。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你一樣,獲神大大使用。

雖然你卸任院長一職,但你仍是我們心中的好院長。願主繼續使用你,讓更多的弟兄姊妹得到造就,成為神的僕人。

學生

黃宇明上

原載於《建道通訊》141期,2005年10月,頁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