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的話】「馬鞍峰」現象的評估/張慕皚
美國加州馬鞍峰敎會創辦人和主任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本年三月中親臨香港,講解敎會增長之道。兩天半的聚會中,本港一千三百位敎牧和長執獲益良多,掀起了目標導向和健康敎會增長的熱潮。
華牧師和他的同工們所敎導的,與華牧師的名著《直奔高峰》的內容相同,再加上一些牧會實例,給香港的敎會領袖很多敎會增長方面的寶貴原則。
馬鞍峰敎會是美國有名的敎會,十年來敎會增長迅速。原因很多,包括(一)華牧師清楚神的帶領,在馬鞍峰一帶傳福音建立敎會。聖靈的帶領是明顯的,這敎會是神的工作。(二)華牧師的好學,不斷向敎會增長專家和其他敎會學習。(三)堅守真理不變而方法不斷劊新的原則。(四)對馬鞍峰一帶地區的居民有清楚的調查、研究和理解。(五)刻意建立一間迎合尋道者(seeker sensitive)的敎會。(六)勇於嘗試,不斷從失敗中學習。(七)訂立清晰的敎會增長計劃,加上井井有條的組織達成目標。這些都是任何敎會也可以學習的原則。但不能將馬鞍峰敎會的模式在香港複製。在香港敎會嘗試同樣地推行之際,整個「馬鞍峰」現象必須從聖經和神學立場分析和過濾,才能有效地在香港應用,以下提出幾點作為對整個馬鞍峰敎會模式的評估。
(一)教會的目標
敎會訂立明確的目標作為事奉的根據,是馬鞍峰敎會成功的首要因素。敎會的目標自然是來自聖經的敎導,華牧師主要從兩處經文建立敎會的五大目標,從「大誡命」和「大使命」兩段經文得出敬拜、傳福音、門徒訓練、團契和事奉這五個目標。
這五個目標本身沒有問題,都是敎會所應做的事情。但在此有兩點值得留意。第一,在釋經上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基督的大使命只有一個,就是「使人作門徒」,而其他三個動詞「去」「施浸」和「敎導」是分詞,意思就是説主給敎會的命令只有一個,就是傳福音(聖經中信徒就是門徒,並沒有分別),使人成為主的門徒,方法就是「去」「施浸」和「敎導」。
從敎會真理立場而論,敎會是為傳福音而設立,而不是為「去」「施浸」和「敎導」設立。「團契」「敎導」「事奉」和「敬拜」乃為敎會的健康而設立,就如人為「工作」而存在,而不是為「飲食」而存在,「飲食」使敎會得以有力地工作。這分別是重要的,否則敎會便可以只顧「敬拜」「團契」和「敎導」而以為已達到存在的目的,並不需要傳福音或偏重於傳福音。
若能按照「大使命」和「大誡命」的敎導,以傳福音為敎會獨一的使命,而以其他四項作為完成道使命的方法和策略,則敎會的「目標導向」會更清晰。
還有,若敎會的目標是建立在整體的神學敎導而非幾節經文上,那這些敎會目標的真理根據便會較為清楚。例如,華牧師以愛神就是敬拜,受浸就是團契,在釋經上實在有點牽強。
神創造一切,目的是榮耀祂,敎會也不例外,因此敎會的最高目標是榮耀神;但如華理克指出,若敎會以「榮神益人」為目標,則太空泛而且在實踐上不夠具體。因此主的大使命和大誡命給人看見,敎會該做些甚麼才算是榮耀神,就是使人作主門徒,而達到這目的的策略就是透過敬拜聚會,一方面榮耀神,另一方面從信息的領受中建立聖潔的生命,並透過團契、敎導和事奉,叫信徒生命健康有力,得以將福音傳開,使人作基督門徒。一間健康有力的敎會,是傳福音的增長敎會。
(二)敏感於尋道者的教會事工
馬鞍峰敎會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刻意建立以尋道者的需要為重的敎會。因為調查發現尋道者返敎會最適切的時間是週六及週日。因此這兩日幾堂聚會便專為未信者而設計,盡量使他們在敎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在音樂和信息上也盡量遷就未信者的感受和需要。信徒的敬拜聚會則安排在週三晚舉行。這種敏感於尋道者的聚會安排,不是馬鞍峰敎會所始創。芝加哥附近的William Greek Community Church首先以主日和週六為尋道者的聚會,而週三、四則為信徒的聚會。
敎會對文化潮流和現代人(應稱為後現代人)的獨特需要清楚了解,有一定的重要性。這種對尋道者的敏感,可以減少很多在傳福音上的障礙,使尋道者不至感到在敎會有如置身於完全陌生的世界,敬拜形式和詩歌都令他們難以投入,信息中的用詞更像另一種語言,加上信徒對陌生人又不友薔,這樣的眾會必定不能吸引未信的朋友。
華理克處理未信者在敎會的適應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就是信息不改變,但方法可以變。造原則大致可行,但有兩點值得留意。第一,不是所有方法都可用,必須分辨哪些是合乎聖經原則的方法,又哪些是違背聖經原則的方法。以前回敎徒一手聖經、一手尖刀迫人入敎的方法便是負面的例子,還有現代邪敎用性愛吸引人入敎,又用所謂屬天的欺騙作為籌款的方法更不可取。
另一方面,William Creek敎會和馬鞍峰敎會可以用禮拜日擧行適合尋道者的聚會,而把信徒的敬拜聚會安排在禮拜三晚上,這樣將兩種聚會分開,較容易迎合尋道者的需要。在香港,這種聚會時間的安排恐怕不容易實行。還有,馬鞍峰敎會主日的聚會主要為迎合尋道者,同樣也適合信徒的需要,因此對一些主日才返敎會崇拜的信徒,他們的屬靈領受必大打折扣,就如信徒常常只能返敎會的佈道聚會,靈命必然停留在膚淺的階段。
(三)從方法的改變到信息的改變
在華理克牧會的經驗中,最能帶來敎會突破性改變的,是他選用近代流行音樂,雖有人因音樂的改變而離開了敎會,同時卻吸引了更多的人,華牧師強調只有基督敎的歌詞而沒有基督敎的音樂。意謂詩歌的「內容」才是重要,而詩歌的「形式」則無關痛癢。
這種論調明顯與近代傳播學的理論相違。Marshall McLuhan指出「媒介本身就是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若將葛培理講過的一篇感人信息,改由一位衣着妖冶、聲音富誘惑性的女士背誦出來,後果必然大有分別。高爾遜(Charles Colson)在新作《現在我們應該如何生活》How Now Shall We Live一書中指出,他的太太曾在時代雜誌的影音評論版中,看見一輯誦讀聖經影音製作評論。這是特為MTV敎育出來的一代而製作的。用搖滾樂作為背境音樂,誦讀者是聲音富誘惑性的女士,內容是基督釋放在格拉森被鬼附的人。評論者指出,這種製作的後果是「媒介完全壓倒和淹沒了信息」(The message is overwhelmed by the media.)。若世俗的評論家尚且看出這種媒介和信息的不相配,為何信徒反而看不見?
崇拜用傳統音樂或現代流行音樂是中外敎會現今的一大爭論點。本港一位敎會同工為明白現今青少年的需要而作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敎會和社區的學生所學的都是傳統音樂,不會喜歡敎會在崇拜中用現代音樂。另一項可以做的調查,就是嘗試訪問現今在敎會提倡現代音樂的牧者和敎會領袖,他們自己的兒女在學哪一類音樂,這或許是多餘的問題,因為學校從來只有古典音樂欣課程,而沒有所謂「麥當娜音樂」的欣賞課程。就如高爾遜指出現代流行音樂的形式「完全不要求理性上的用功和自律,反而,流行文化盡力避免要求聽眾去下工夫,主要目的是提供簡單、娛樂性高,容易明白的立時滿足……」
高爾遜認為,今日敎會抗衡流行文化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信徒只在主日返敎會接受兩至三小時的聖經敎導,但回去後,整個禮拜所接觸的都是敵對信仰的文化潮流(這也是魯益師在God in the Dock一書中所感嘆歎的事),若敎會只能將基督敎歌詞放入流行音樂裡,實在難以挽回頹勢。高氏建議敎會應做更深入的工作,鼓勵有天份的信徒投入音樂和其他藝術創作,在他們的流行書籍和作品中反映基督敎對事物的觀點,電影製作人史匹堡和其他新紀元信仰的音樂大師及藝術家,能夠將新紀元思想在他們的作品中不明顯但又有效地傳送給會眾,基督徒創作人也可以做得到,目的是帶領音樂和其他文化創作的「形式」和「內容」。
回到崇拜音樂的課題,我們也不能完全贊同高氏的看法,現代音樂也有可取的。因此今天敎會的選擇不是傳統音樂或現代音樂、傳統詩歌或現代詩歌,而是甚麼現代音樂和詩歌適合敎會使用。然後再從更深入的層面回應流行文化和流行音樂對信徒的影響。
結語
華理克牧師帶來香港的「馬鞍峰敎會熱潮」已成過去,但相信一定存在深遠的影響,因為他所用的原則大體上是有真理根據,也能適切時代的需要。以上提出的一些回應,有些雖屬負面,但絕不會抹煞華牧師所帶來的一些正面而有效的敎導。
任何敎會增長的摸式,都不能一成不變地用在其他敎會身上而得到同樣的增長。香港敎會增長在「不進則退」的現象中,大家都想敎會有所增長,因此馬鞍峰敎會的模式值得學習,但我們不可以相信採用了就必然叫敎會增長,不採用的話則敎會便難有進步。
敎會不增長不是「模式」的問題,而是其他原因。這方面的問題留待下一期《建道通訊》再討論。
原載於《建道通訊》120期,2000年7月,頁2-3。
作者簡介
張慕皚
前院長
Latest Articles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